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ān ㄕㄢ dàn ㄉㄢˋ

月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81B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月部

17画

13画

左右结构

shan dan

shān dàn

形声字

EYLG

BYWM

QSKA

70216

5238

7594

81BB

[35114125251125111] 撇、横折钩、横、横、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横

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8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95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962頁,第13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𡘋音袒。
說文》:肉膻也。从肉,亶聲。
》:膻裼暴虎。
〇〔按〕《詩・鄭風》今作襢,《集韻》或省作胆。

又,《集韻》、《正韻𡘋尸連切,音羶。
說文》:羊臭也。本作羴,或作羶、𦏫
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

注解

〔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ān、d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亶,五行属

〔膻〕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肉,亶( dǎn )声。本义是羊臊气。

〔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ān] ⑴ 像羊肉的气味 [dàn] ⑴ 袒露。⑵ 胸中

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