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ㄙㄜˋ

口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55C7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口部

13画

10画

上下结构

se

FWWK

GOWR

BOJJ

40601

55C7

[1234341252511] 横、竖、撇、点、撇、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

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7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202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30頁,第4

古文: 𠻮𤲝𤳋𤲷

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𡘋音色。
說文》本作𠻮。愛濇也。从來、从㐭。來者,㐭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
玉篇》:愛也、慳貪也。
易・說卦傳》:爲吝嗇。
左傳・襄二十六年》:嗇于𥚽。〔註〕嗇,貪也。

又,老子《道德經》:治人事天莫如嗇。〔註〕嗇者,有餘不盡用之意。

又,《史記・倉公傳》:脈嗇而不屬。

又,官名。
書・胤征》:嗇夫馳。〔註〕嗇夫,主幣之官。
詩・小雅》田畯至喜〔箋〕:田畯,司嗇,今之嗇夫也。
史記・張釋之傳》:虎圈嗇夫。〔註〕《正義》曰:掌虎圈,百官表有鄉嗇夫,此其類也。

又,與穡同。
儀禮・特牲饋食禮》:主人出寫嗇于房。〔註〕嗇者,農力之成功。
前漢・成帝紀》:服田力嗇。

注解

〔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嗇〕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回

〔嗇〕字造字法是會意。甲骨文字形,象糧食收入穀倉形。小篆从來,从㐭,「來」指麥子,「㐭」( lǐng )指粮倉。本义是收穫穀物。

〔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è] ⑴ 收穫穀物。後作「穡」。《儀禮•少牢饋食禮》:「宰夫以籩受嗇黍,主人嘗之,納諸内。」⑵ 愛惜。《吕氏春秋•先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嗇其大寶。」⑶ 節省;節儉。《老子》第五十九章⑷ 慳吝;吝嗇。《戰國策•韓策一》:「仲嗇於財,率曰散施。」⑸ 缺少;貧乏。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卷十⑹ 貪圖;貪求。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嗇於禍,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非國家之利也。」⑺ 積。《方言》卷十二⑻ 通「濇」。阻塞不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診其脈時,切之,腎脈也,嗇而不属。」⑼ 彌合;縫合。《字彙補•口部》:「嗇,又與繬同。縫也。《泉志》有兩嗇錢。」

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