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píng ㄆㄧㄥˊ

心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619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心部

16画

12画

上下结构

ping

píng

UCNU 86 、 UCON 98

IFP

TDCW

31332

6191

[4112112544444544] 点、提、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点、斜钩、点、点

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6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02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347頁,第29

廣韻》:扶冰切;《集韻》、《韻會》:皮冰切,𡘋音凭──依也、託也。
書・顧命》:憑玉几。

又,姓。

又,叶蒲蒙切,音蓬。華覈〈自責文〉:越從朽壤,蟬脫朝中;熙光紫闥,靑瑣是憑。

俗作慿,非。

注解

〔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憑〕字拼音是pí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馮、心

〔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íng] ⑴ 倚;靠着。《書•顧命》:“相被冕服,憑玉几。”⑵ 依託;依仗。《南史•梁武帝紀上》:“退保朱雀,憑淮自固。”⑶ 佔據。宋葉適《安集兩淮申省狀》:“大將憑城郭,諸使總號令。”⑷ 怒;憤懣。《楚辭•離騒》:“依前聖以節中兮,喟憑心而歷茲。”⑸ 滿;滿足。《楚辭•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猒乎求索。”⑹ 大;盛。《列子•湯問》:“帝憑怒。”⑺ 憑據;證書。《隋書•禮儀志一》:“丈尺規矩,皆有準憑。”⑻ 依照;作為依據。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⑼ 請求;煩勞。唐杜牧《贈獵騎》:“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⑽ 任;隨。《紅樓夢》第七回:“憑你什麽名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⑾ 厚。《集韻•蒸韻》:“憑,厚也。”⑿ 同“馮”。無舟過河,徒涉。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不意兆不由舟楫,憑流而渡。”⒀ 姓。《萬姓統譜•蒸韻》:“憑,唐憑祥興,零都人,曉智略。”

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