夝
笔顺 反馈

复制

qíng ㄑㄧㄥˊ

夕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591D
汉语字典

夕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qing

qíng

QTGG

NIHQM

RSMC

25210

591D

[35431121] 撇、横撇/横钩、点、撇、横、横、竖、横

夝字概述

折叠展开

〔夝〕字拼音是qíng 部首是夕, 总笔画是8画。

〔夝〕字是左右结构

〔夝〕字仓颉码是NIHQM 五笔是QTGG 四角号码是25210 郑码是RSMC

〔夝〕字的UNICODE是591D。 十进制为22813,UTF-32:0000591d,UTF-8:E5 A4 9D。

〔夝〕字的异体字是

夝的意思

折叠展开

qíngㄑㄧㄥˊ

基本解释

古同“”,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夝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夕部

武英殿刻本: 第58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47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82頁,第2

說文》同「晴」,雨而夜除星見也。徐鉉曰:今俗作晴,非。
總要》作。从夕星,會意。
正字通》:按晴者,霽之通稱,晝夜皆然。諸家泥从夕、从星,專訓夜霽,非。或作暒。
前漢・天文志》:天暒而景星見。

又,《集韻》:甾莖切,音爭──義同。

注解

〔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夕部

〔夝〕字拼音是q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夕、生

〔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íng] ⑴ 古同“晴”,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夝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疾盈切頁碼223頁,第6

夝雨而夜除星見也。从夕𤯓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別晴。非是。

附注段玉裁注:「雨夜止星見謂之夝。」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自成反頁碼569頁,第7行,第2

夝雨而夜除星見也。從夕生聲。

鍇注臣鍇曰:「此即今日作晴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疾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259頁,第3許惟賢552頁,第7

夝雨而夜除星見也。

段注衛風。靈雨旣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韓詩》曰:星者,精也。按精者今晴字。《史記》天精而見景星。《漢書》作天暒。孟康曰:暒者,精明也。《漢書》亦作精。韋昭曰:精者,淸朗也。郭樸注《三倉》云:暒者,雨止無雲也。古夝暒精皆今之晴。而詩作星。《韓非子》曰:荆伐陳。吳救之。軍閒三十里。雨十日。夜星。夜星卽夜夝也。雨夜止星見謂之夝。夝星曡韵。引伸爲晝晴之偁。故其字又作暒。按《漢書》亦作精。故孟康曰:精,暒明也。今本係後人所攺。《史・漢》之天精卽晶之叚借。

从夕。生聲。

段注疾盈切。十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俗作晴。

晴雨=夝雨。夝(正字),精(借字),晴(俗字)。

即今晴字,

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39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564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33頁
4說文校箋第283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271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978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67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58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44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73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279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227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013頁【補遺】第17052頁
14通訓定聲第341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92頁【崇文】第2365頁
16說文句讀第906頁
17章授筆記第291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52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73頁,第6字

夝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夝(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夝(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