卽
笔顺 反馈

复制

ㄐㄧˊ

卩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537D
汉语字典

卩部

9画

7画

左右结构

ji

RXBH

HPSL

NKRY

27720

537D

[325113552] 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横折钩、竖

卽字概述

折叠展开

〔卽〕字拼音是jí 部首是卩, 总笔画是9画。

〔卽〕字是左右结构

〔卽〕字仓颉码是HPSL 五笔是RXBH 四角号码是27720 郑码是NKRY

〔卽〕字的UNICODE是537D。 十进制为21373,UTF-32:0000537d,UTF-8:E5 8D BD。

〔卽〕字的异体字是

卽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ˊ

基本解释

同“”。《海篇•卩部》:“”,同“”。按:此为“”的旧字形。

卽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1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60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89頁,第22

古文: 皍

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𡘋音稷。
說文》:卽食也。一曰就也。〔徐曰〕卽猶就也。就食也。
前漢・高帝紀》:使陸賈卽授璽綬。〔註〕師古曰:卽,就也。

又,《玉篇》:今也。

又,《爾雅・釋詁》:卽,尼也。〔註〕尼,近也。〔疏〕卽今相近也。

又,《前漢・西南𡗝》:卽以爲不毛之地,無用之民。〔註〕卽,猶若也。

又,卽卽,充實也。
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磑磑卽卽,師象山則。〔註〕積實之盛,類于山也。

又,通作則。
前漢・王莽傳》:應聲滌地,則時成創。〔註〕則時,猶卽時也。

又,燭炬之燼曰卽。
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

又,姓。
廣韻》:《風俗通》有單父令卽費。又,漢複姓,有卽墨成。

又,《集韻》:隷作卽。
玉篇》:今作卽。

注解

〔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卽〕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皀、卩

〔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同“即”。《海篇•卩部》:“卽”,同“即”。按:此为“即”的旧字形。

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卽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子力切頁碼162頁,第9

異體即、即

卽卽食也。从皀卪聲。

鉉注徐鍇曰:「卽,就也。」

附注林義光《文源》:「卩,即人字。即,就也……象人就食之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煎弋反頁碼406頁,第7行,第1

卽卽湌也。從皀卩聲。

鍇注臣鍇曰:「卽,猶就也,就食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子力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864頁,第1許惟賢384頁,第1

卽卽食也。

段注卽,當作節。《周易》所謂節飮食也。節食者,檢制之使不過。故凡止於是之䛐謂之卽。凡見於經史言卽皆是也。《鄭風・毛傳》曰:卽,就也。

从皀。卪聲。

段注此當云从卩皀,卩亦聲。其訓節食。故从卩皀。卩節古通也。今音子力切。古音在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節飲食」當作即;節,符節也。「即制」字不从竹。

即、就雙聲,即食者,就食也。

即食也,以口就食也,故引申為就。

即食。「節飲食」=即。符卩。竹節。即制。

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21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419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27頁
4說文校箋第208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200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71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24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80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4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7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205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64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301頁【補遺】第16783頁
14通訓定聲第254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24頁【崇文】第1693頁
16說文句讀第634頁
17說文新證第431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16頁,第3字
19古字詁林第五冊,第284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512頁,第4字

卽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romptly

卽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卽(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卽(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卽(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