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朗读

袅袅垂丝不自持,更禁日炙与风吹。
仙家见惯浑闲事,乞与人间看一枝。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袅袅自持闲事人间
相关诗文:

垂丝海棠译文及注释

诗词:《垂丝海棠》
朝代:宋代
作者:孙惟信

袅袅垂丝不自持,
更禁日炙与风吹。
仙家见惯浑闲事,
乞与人间看一枝。

中文译文:
婀娜的垂丝不自持,
更不允许阳光炙烤和风吹。
仙家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
请将一枝赠与人间。

诗意和赏析:
《垂丝海棠》是一首宋代孙惟信创作的诗词,以描写垂丝海棠的形态和特点为主题。垂丝海棠是一种极为娇媚的花卉,它的特点是花枝垂垂地下垂,不自持,容易受到日晒和风吹的伤害。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垂丝海棠的柔美和脆弱。

首句“袅袅垂丝不自持”,形象地描绘了垂丝海棠轻盈婀娜的姿态。这种花朵的特质使得它需要额外的保护,不愿意承受阳光的炙烤和风的吹拂。

第三句“仙家见惯浑闲事”,将仙家(指仙人或仙境)与浑闲事(指凡人世间的琐事)进行对比。仙家是高于尘世的存在,对于垂丝海棠这样的花朵,它们已经习以为常,不会被外界的环境所干扰。这句话也表达了仙家与人间的距离和差异。

最后一句“乞与人间看一枝”,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将一枝垂丝海棠赠予人间。这是一种将高贵和纯洁的事物分享给凡人的善意和渴望。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欣赏和珍惜这样一种美丽而脆弱的花朵,从中体验到仙境的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垂丝海棠的形态和特点,以及仙家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分享的心愿。它通过垂丝海棠这一细腻的形象,展现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与自然、尘世与仙境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垂丝海棠读音参考

chuí sī hǎi táng
垂丝海棠

niǎo niǎo chuí sī bù zì chí, gèng jìn rì zhì yǔ fēng chuī.
袅袅垂丝不自持,更禁日炙与风吹。
xiān jiā jiàn guàn hún xián shì, qǐ yú rén jiān kàn yī zhī.
仙家见惯浑闲事,乞与人间看一枝。

孙惟信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与杜范、赵师秀、翁定、刘克庄等交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称其“倚声度曲,公瑾之妙。散发横笛,野王之逸。奋神起舞,越石之壮也”。方回《瀛奎律髓》卷...

孙惟信诗文推荐

叠却霞绡上醮衣,女童髽髻绿杨垂。重调蛾黛为眉浅,再试弓鞋与步迟。紫府烟花莺唤醒,仙房云雨鹤通知。帘低红杏春风暖,清梦应曾见旧师。

风叶敲窗,露蛩吟瓮,谢娘庭院秋宵。凤屏半掩,钗花映烛红摇。润玉暖,腻云娇。染芳情、香透鲛绡。断魂留梦,烟迷楚驿,月冷蓝桥。谁念卖药文箫。望仙城路杳,莺...

饭熟羹香客寐残,秦村山水树阴寒。古今一样邯郸枕,觉后方才做梦看。

柳外细听莺燕语,声声似度鞠花新。

晋汉高人迹已陈,同君仙屐叩山灵。涧悬白练流云液,路夹苍虬耸石屏。鸟下老藤摇翠木,僧归寒屋钥秋扃。萧萧落日闻笙鹤,满耳天风聒醉醒。

小院无人竹簟铺,昼眠难稳客心孤。窗前嫌怕惊残梦,自掷青梅打鹧鸪。

深院清明冷凤箫,梨花寂寂雨潇潇。秋千一架红墙角,终日无人影自摇。

曲巷深房忆帝州,卖花庭宇最风流。窗纱破晓斜开扇,帘绣笼阴半上钩。少日喜拈春在手,暮年羞戴雪盈头。泉南寺裹潇潇雨,婉婉一声无限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