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朗读

绿玉参差傍短楹。
高堂清梦已冥冥。
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
此君潇洒若平生。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鹧鸪天
相关诗文: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译文及注释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是元代诗人高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玉参差傍短楹,
高堂清梦已冥冥。
满枝只带湘灵点,
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
此君潇洒若平生。
风声月色来亭榭,
老泪年来湿几。

中文译文:

翠绿的花瓣参差错落,靠近矮柱。
高楼内的人已沉浸在宁静的梦境中。
满枝上只带着湘灵的微光,
一曲空空地听闻秦凤的鸣叫。

请不要问天,物是多情的。
这位君子一直以来都豪迈自如。
风声和月色来到亭榭之间,
多少年来,老泪已经湿润了几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绿玉和湘灵是指花朵,代表生命的短暂和芳华的流逝。高堂的清梦和秦凤的鸣叫暗示了宁静和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只剩下回忆和遗憾。

诗中的"天莫问,物多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作者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情感,而人类也是情感丰富的存在,不可藐视。

诗的最后两句"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表现了岁月的变迁和作者的感伤。风声和月色的变化预示着时间的流逝,而作者眼中的老泪则是年华的痕迹,显示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哀伤。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转、生命短暂以及人生的悲喜之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人唤起读者对时光流逝和珍惜生命的思考。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读音参考

zhè gū tiān tí gù shì jǐng yún táng míng cí zōng juǎn yī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

lǜ yù cēn cī bàng duǎn yíng.
绿玉参差傍短楹。
gāo táng qīng mèng yǐ míng míng.
高堂清梦已冥冥。
mǎn zhī zhǐ dài xiāng líng diǎn, yī qǔ kōng tīng qín fèng míng.
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tiān mò wèn, wù duō qíng.
天莫问,物多情。
cǐ jūn xiāo sǎ ruò píng shēng.
此君潇洒若平生。
fēng shēng yuè sè lái tíng xiè, lǎo lèi nián lái shī jǐ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

高明

高明(约1305~约1371) 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高明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

高明诗文推荐

绛罗密幄护风沙,莫遣牛酥污落花。蝶梦不知春已莫,鹤翎还似暖生霞。诗呈金字怀仙客,手印红脂出内家。独羡沉香李供奉,清平一曲度韶华。

钱塘门里支离叟,短发萧疏色黧垢。雪霜岁晚结轮囷,风雨年深增老丑。挫蒧糊祇总无能,欲与冥灵齐上寿。天公怒此怪且懒,敕遣灵官下搜龋勾娄吉利忽飞来,虎倒龙颠...

汴水东边杨柳花,春风散入五侯家。繁华一去江南远,闲汲山泉自煮茶。

晓雨池上来,微风动寒绿。幽人睡初起,开窗见修竹。西山带曾云,隐隐出林木。境寂尘自空,虑淡趣常足。独坐无晤言,流泉下深谷。

杨柳楼前白鼻騧,金鞍被了唤名娃。重帘深处无风雨,肯信春寒瘦杏花。

闭门春草长,荒庭积雨余。青苔无人扫,永日谢轩车。清风忽南来,吹堕几上书。梦觉闻啼鸟,云山满吾庐。安得嵇中散,尊酒相与娱。

莫向中原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内庭忽下班师诏,绝漠全收大将旗。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千里竟分支。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绿玉参差傍短楹。高堂清梦已冥冥。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