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五首寄致道

遣怀五首寄致道朗读

生当益於人,为道固不同。
赐也乃结驷,回也乃屡空。
忆昔年少壮,未知理穷通。
收身百忧馀,自置寂寞中。
饘粥傥可继,当为七十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怀

遣怀五首寄致道译文及注释

《遣怀五首寄致道》是宋代文学家谢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生当益於人,为道固不同。
赐也乃结驷,回也乃屡空。
忆昔年少壮,未知理穷通。
收身百忧馀,自置寂寞中。
饘粥傥可继,当为七十翁。

中文译文:
生来应当造福于人,但追求道义的方式各有不同。
赐也只能驾驭一双马匹,回也多次徒然。
回忆起年少时的雄心壮志,尚未明了事物的穷通。
收拾心绪,百种忧虑仍然存在,自我安置于寂寞之中。
只希望简单的饭食可以维持生活,成为一个满头白发的七十岁老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省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生命和道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道德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探索。

首先,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人生应该为他人做出贡献。然而,作者指出每个人对于追求道义的方式可能不同。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选择和多样性的包容。

接着,作者运用了"赐"和"回"的比喻,表达了自身在追求道义的过程中的困境和挫折。"赐"指的是驾驭一双马,暗喻着作者在实现理想时受到资源的限制。而"回"则表示多次空回,表示尽管付出了努力,但却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在诗的下半部分,作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雄心壮志,但同时承认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还未达到深入的程度。作者将自己的忧虑和困惑置于内心的寂寞之中,表达了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接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只希望能够维持基本的生计,成为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这表明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不再重要,更注重平淡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困境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道义和内心满足的追求。诗中以平实的语言和自省的态度,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人生价值和境遇的思考与反思。

遣怀五首寄致道读音参考

qiǎn huái wǔ shǒu jì zhì dào
遣怀五首寄致道

shēng dāng yì yú rén, wèi dào gù bù tóng.
生当益於人,为道固不同。
cì yě nǎi jié sì, huí yě nǎi lǚ kōng.
赐也乃结驷,回也乃屡空。
yì xī nián shào zhuàng, wèi zhī lǐ qióng tōng.
忆昔年少壮,未知理穷通。
shōu shēn bǎi yōu yú, zì zhì jì mò zhōng.
收身百忧馀,自置寂寞中。
zhān zhōu tǎng kě jì, dāng wèi qī shí wēng.
饘粥傥可继,当为七十翁。

谢直诗文推荐

上有皇天下后土,此身不患无归所。凭谁说与清河公,何苦为人和黄社。

敢谓曾同学,巍科尚累君。世须存我辈,天乃误斯文。乡国缘当尽,衣冠哭忍闻。何当车挽什,刻石累高坟。

生当益於人,为道固不同。赐也乃结驷,回也乃屡空。忆昔年少壮,未知理穷通。收身百忧馀,自置寂寞中。饘粥傥可继,当为七十翁。

苒苒年华渐向西,可能回脚下涂泥。静收营虑远书卷,少有工夫入菜畦。洁甚水蒲边白鸟,翩然风柳下黄鹂。犹嫌宿处闻鸡犬,更待移深过虎蹊。造化涵洪靡不容,近分一...

君子不谋食,士固食於人。饥饿自有责,何足烦吾神。拂几展我书,熟读困蹇屯。羲问与周孔,可鉴道屈信。欢欢眼中事,悠悠尘间身。

在昔营居巢,首尾三十年。高邻念羁旅,分我佳林泉。自从仓幕归,亦买半顷田。坐念颜太师,粥竭祗益煎。不如边孝先,书眠腹便便。

贫者士之常,富亦我所欲。得常讵要大,逐欲何由足。荒哉化蝶翁,微欤监河粟。人生命如线,日须不盈匊。俯仰天地间,何由放羁束。

时命各有遇,何言富与贫。有来疾雷电,决去微埃尘。坐令区区者,社此为鬼神。既有得失患,自忘情性真。所以首阳山,昔有饿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