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朗读

双旌暮卷小舂容,画栋云生笑语中。
但觉山光侵酒绿,不知日脚染溪红。
控临缥缈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
谁遣玉蟾催骑吹,归来人影在朦胧。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九日
相关诗文: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译文及注释

诗词:《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

双旌暮卷小舂容,
画栋云生笑语中。
但觉山光侵酒绿,
不知日脚染溪红。

控临缥缈疑无地,
指点虚无欲驭风。
谁遣玉蟾催骑吹,
归来人影在朦胧。

中文译文:
双旌在黄昏时卷起,小舂容的面容。
画栋之间云雾涌动,笑语飘荡其中。
只觉得山光侵入酒色中,不知道日光的脚步染上了溪水的红色。

站在高楼之上,感觉虚无缥缈,仿佛没有地方可以依托,
指点迷茫,企图驾驭风。
谁召唤着玉蟾,催促着骑手吹响号角,
归来时的人影在朦胧中若隐若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作品。诗人以南楼宴集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中以双旌、小舂容、画栋、云、笑语等形象描绘了南楼宴集的热闹景象,展现了场景的喜庆和欢乐。然而,诗人在山光侵入酒色中的感叹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伤之情。他感到时间的流动不可阻挡,日月如梭,而自己却无法抵挡岁月的磨砺。

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感叹自己的存在是如此微不足道,面对虚无缥缈的世界,他试图指点迷津,驾驭风云,寻求一种超越尘世的力量和归宿。然而,他认识到这是一种幻想,谁也无法驾驭时光和命运的轮回。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玉蟾和骑手的形象,玉蟾象征着月亮,骑手吹响的号角象征着时光的流转。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召唤玉蟾,催促时间的流转,但归来时的人影却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又增添了一层神秘感和遥远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超越尘世和命运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虚无和迷茫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之情,给人一种深远而微妙的艺术享受。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读音参考

cì yùn zhī jùn ān fǔ jiǔ rì nán lóu yàn jí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

shuāng jīng mù juǎn xiǎo chōng róng, huà dòng yún shēng xiào yǔ zhōng.
双旌暮卷小舂容,画栋云生笑语中。
dàn jué shān guāng qīn jiǔ lǜ, bù zhī rì jiǎo rǎn xī hóng.
但觉山光侵酒绿,不知日脚染溪红。
kòng lín piāo miǎo yí wú dì, zhǐ diǎn xū wú yù yù fēng.
控临缥缈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
shuí qiǎn yù chán cuī qí chuī, guī lái rén yǐng zài méng lóng.
谁遣玉蟾催骑吹,归来人影在朦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诗文推荐

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挑。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後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甘酸半染红。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汗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