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ǎohàishǔcuàn

鸟骇鼠窜

拼音 niǎo hài shǔ cuàn 怎么读

注音 ㄋㄧㄠˇ ㄏㄞˋ ㄕㄨˇ ㄘㄨㄢˋ

繁体 鳥駭鼠竄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抱头鼠窜 鸟惊鼠窜

鸟骇鼠窜的意思

折叠展开

形容惊恐逃窜。

出处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扞游缴之吏。”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失败。

鸟骇鼠窜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niǎo), 鸟部,共5画

①.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 如: 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读音(hài), 马部,共9画

①. 惊惧。 如: 骇叹(惊叹)。骇惧。骇然。骇人听闻。惊涛骇浪。

②. 惊起,散。

读音(shǔ), 鼠部,共13画

①.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 如: 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②. 隐忧。 如: 鼠思。

读音(cuàn), 穴部,共12画

①. 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 如: 窜犯。窜扰。窜逃。窜踞。流窜。抱头鼠窜。

②. 放逐。 如: 窜逐。

③. 修改文字。 如: 窜改。窜定(删补改定)。点窜(删减涂改)。

鸟骇鼠窜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