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shìshǒuzhuàngshìjiěwàn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拼音 fù shé shì shǒu , zhuàng shì jiě wàn 怎么读

注音 ㄈㄨˋ ㄕㄜˊ ㄕˋ ㄕㄡˇ , ㄓㄨㄤˋ ㄕˋ ㄐㄧㄝˇ ㄨㄢˋ

繁体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蝮螫解腕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意思

折叠展开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割指亦是其类,乃吉祥也。”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例子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英雄作事不顾小名小义,今贪能容之虚名,受诛夷之实祸,还恐噬脐无及。(《隋唐演义》第四十六回)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没有“腕”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蝮”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ù), 虫部,共15画

①. 〔~蛇〕体色灰褐,有斑纹,头部略呈三角形,有毒牙。

读音(shé,yí), 虫部,共11画

㈠ 蛇 [ shé ]

①.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 如: 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㈡ 蛇 [ yí ]

①. 〔委(wěi )~〕见“委2”。

读音(shì,zhē), 虫部,共17画

㈠ 螫 [ shì ]

①. 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

㈡ 螫 [ zhē ]

①. 义同(一),用于口语。

读音(shǒu), 手部,共4画

①.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 如: 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②. 拿着。 如: 人手一册。

③. 亲自动手。 如: 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④. 技能、本领。 如: 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⑤.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如: 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⑥. 小巧易拿的。 如: 手枪。手册。

读音(zhuàng), 士部,共6画

①. 大,有力,强盛。 如: 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

②. 增加勇气和力量。 如: 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

③.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 如: 壮族。壮锦。壮歌。

读音(shì), 士部,共3画

①.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如: 士族。士大夫。

②. 旧时指读书人。 如: 士子。士民。学士。

③.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如: 士女。

④. 对人的美称。 如: 志士。烈士。女士。

⑤.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⑥. 称某些专业人员。 如: 医士。护士。

⑦. 姓。

读音(jiě,jiè,xiè), 角部,共13画

㈠ 解 [ jiě ]

①. 剖开,分开。 如: 解剖。分解。瓦解。解体。

②.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 如: 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③. 除去,除,废除,停止。 如: 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

④. 溶化。 如: 溶解。解冻。

⑤. 讲明白,分析说明。 如: 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

⑥. 懂,明白。 如: 理解。见解。

⑦. 调和,处理。 如: 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

⑧. 高兴,开心。 如: 解颜而笑。

⑨. 排泄。 如: 解手。

⑩.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⑪. 演算方程式。 如: 解方程。

⑫.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㈡ 解 [ jiè ]

①. 发送。

②. 押送财物或犯人。 如: 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

㈢ 解 [ xiè ]

①. 古同“懈”,松弛,懈怠。

②. 古同“邂”,邂逅。

③.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 如: 卖解的。跑马卖解。

④. 〔~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⑤. 姓。

读音(wàn), 肉部,共12画

①. 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的部分。 如: 手腕。腕骨。腕力。扼腕(表示惋惜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