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ángāoliáng

纨袴膏梁

拼音 wán kù gāo liáng 怎么读

注音 ㄨㄢˊ ㄎㄨˋ ㄍㄠ ㄌㄧㄤˊ

繁体 紈袴膏梁

纨袴膏梁的意思

折叠展开

纨:细绢;膏:油脂;梁:精米;膏梁:泛指富家精美的食品。
华丽的服饰,精美的食品。比喻富贵人家的子弟。

出处明・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此犹曰纨袴膏梁之习,奈何过隆栋为朝廷重臣,以诗礼侍从朝廷,乃溺爱不明,竟以赫赫岩岩之势,公然逼臣于戌所!

例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是个~,这也无怪你不知。

纨袴膏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wán), 纟部,共6画

①. 细绢,细的丝织品。 如: 纨素。纨绔(旧指富家子弟的华美衣着;泛指富家子弟,如“纨纨子弟”)。

读音(kù), 衣部,共11画

①. 套裤。《方言》卷四。 如: “袴,齊、魯之間謂之䙭,或謂之襱,關西謂之袴。”《禮記•内則》:“衣不帛襦袴。”

②. 通“胯”。两股之间。《史記•淮陰侯列傳》:“衆辱之曰。 如: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

读音(gāo,gào), 肉部,共14画

㈠ 膏 [ gāo ]

①. 肥,肥肉。 如: 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②. 脂油。 如: 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③.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 如: 病入膏肓。

㈡ 膏 [ gào ]

①.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 如: 膏油。

②.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 如: 膏笔。膏墨。

读音(liáng), 木部,共11画

①.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如: 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②. 桥。 如: 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③.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 如: 鼻梁。山梁。车梁。

④.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⑤.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⑥. 姓。

纨袴膏梁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