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òyánghuī

挫骨扬灰

拼音 cuò gǔ yáng huī 怎么读

注音 ㄘㄨㄛˋ ㄍㄨˇ ㄧㄤˊ ㄏㄨㄟ

繁体 挫骨揚灰

感情 贬义

挫骨扬灰的意思

折叠展开

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罪孽深重。

例子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3回:“或真应了你的誓言,非挫骨扬灰不能救母,那么你救出来令堂之后,又有何人代你奉养呢?”

挫骨扬灰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将骨头挫成灰撒掉。极言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傥也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漫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挫骨扬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uò), 手部,共10画

①. 不顺利,失败。 如: 挫折。挫败。挫伤。挫失。

②. 按下,使音调降低。 如: 抑扬顿挫。

③. 摧折。

④. 书法用笔的一种。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㈠ 骨 [ gǔ ]

①.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如: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②.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如: 伞骨。扇骨。

③.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如: 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④. 指人的品质、气概。 如: 侠骨。骨气。

㈡ 骨 [ gū ]

①.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②. 〔~碌〕滚动(“碌”读轻声)。

读音(yáng), 手部,共6画

①. 簸动,向上播散。 如: 扬水。扬场(cháng )。扬汤止沸。

②. 高举,向上。 如: 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

③. 在空中飘动。 如: 飘扬。

④. 称颂,传播。 如: 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

⑤. 姓。

读音(huī), 火部,共6画

①.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 如: 纸灰。灰烬。洋灰。灰飞烟灭。

②. 尘土。 如: 灰尘。

③. 特指“石灰”。 如: 灰墙。灰膏。

④. 黑白之间的颜色。 如: 灰色。灰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灰沉沉。

⑤. 志气消沉。 如: 心灰意懒。

挫骨扬灰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