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xíng

得意忘形

拼音 dé yì wàng xíng 怎么读

注音 ㄉㄜˊ ㄧˋ ㄨㄤˋ ㄒㄧㄥˊ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得意洋洋 趾高气扬 忘乎所以 自鸣得意

反义词 灰心丧气 垂头丧气 心灰意冷 怅然若失

得意忘形的意思

折叠展开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
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得意忘形(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正音”,读作“dé”,不能读作“dě”、“de”。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得意忘形”和“得意洋洋”;都有“称心如意;非常得意”的意思。但“得意忘形”的语义重;侧重在得意的程度;多指浅薄的人稍稍得意;就忘乎所以失去常态;多用来指一般人得意的样子。

歇后语 1. 白娘子痛饮雄黄酒 —— 得意忘形
2. 猴子照镜子 —— 得意忘形

谜语 1. 神似 (谜底:得意忘形)
2. 抽象画 (谜底:得意忘形)

故事 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阮籍,因为魏国灭亡而隐居山林,与文人嵇康、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被称为“竹林七贤”,他狂荡无羁,别人形容他喝酒时爱吹口哨,高兴时好像忘记自己的存在,真是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形,形体。“得意忘形”指因心意志趣获得满足而物我两忘。语本《晋书・卷四九・阮籍列传》。形容人高兴过头,举止失去常态。△“得意洋洋

形,形式。“得意忘形”指文学艺术创作上,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语本宋・欧阳修〈李邕书〉。

【典源】

《晋书・卷四九・阮籍列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1],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注解

[1]啸:大叫。

宋・欧阳修〈李邕书〉(据《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试笔》引)

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谓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1]书得[2],然为字绝不[3],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

注解

[1]邕:李邕(公元678—747),字泰和,唐扬州人,李善之子。玄宗时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为人刚正不屈,后为李林甫所害。精书法,初学王羲之,复自成一格。擅以行楷写碑,笔力雄浑,风骨劲拔。

[2]笔法:写字作画时用笔的方法。

[3]相类:相似、相像。

【典故】

《晋书・卷四九・阮籍列传》载,晋代的文学家阮籍,是个性格豪放、不拘礼教的人。他博学多闻,也有为国效力的壮志。但因生活在改朝换代的动乱时代,无法一展抱负,对统治者的作法也相当不满。于是隐居山林,不参与任何事务,平常不是闭门读书,就是游山玩水,也常和嵇康、王戎等几个好友在竹林里喝酒、弹琴、吟诗、喧闹,而有“竹林七贤”之称。兴致高昂之时,常常手舞足蹈,大叫大笑,忘了自己。后来“得意忘形”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人高兴过头,举止失去常态。

李邕是唐代知名的书法家,他学习晋代王羲之、钟繇等大书法家的笔法,笔力雄健劲拔,善写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刚开始接触李邕的字时,并不十分欣赏他的风格,但后来愈看愈喜欢,还从中习得不少笔法,因此写下〈李邕书〉这篇文章,描述自己对李邕书法的感受。他从李邕的书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钟繇等大书法家的风格,领悟到书法的传承性,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笔法学到其他人的精华,对技艺的增长十分有帮助。但他也强调,自己虽然受到李邕的影响,但书写形式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后来“得意忘形”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变而出,指文学艺术创作上,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

【书证】

  • 01.金・蔡松年〈念奴娇・九江秀色〉词:“人间俗气,对君一笑都释。畴昔得意忘形,野梅溪月,有酒还相觅。”
  • 02.元・丘处机〈报师恩・不僧不道不温柔〉词:“得意忘形还扑(朴)去,从教人笑不风流。”

  • 01.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辋川图十幅生绡〉曲:“韦偃去丹青自少,郭熙亡紫翠谁描,手挂掌坳,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用法】

语义形容人高兴过头,举止失去常态。

类别用在“得意自满”的表述上。

例句

他才升了一个小组长,就得意忘形到这副德性!

我们如果因为一点成就就得意忘形,终究难成大器。

当知道获得金牌的时候,我竟然得意忘形地欢呼起来!

他就在得意忘形的狂笑中,一脚踩空,从楼梯摔了下去。

当我们受到别人肯定时,应当谦虚为怀,可别得意忘形

小王今晚有点得意忘形,所以忘掉应该有的礼貌,请大家别见怪。

我们就是要在敌人小胜后,得意忘形之际,来个出奇不意的偷袭。

你这次段考有点进步,应再接再厉,可别就得意忘形,松懈下来了!

他可能是太得意忘形了,边开车边唱歌,以致于乐极生悲,撞上了路树。

爸爸因为找到个乘龙快婿,在姊姊的婚礼上,乐到得意忘形地向每位客人敬酒。

【辨识】

同义“得意忘形”及“得意洋洋”都有因称心如意而兴奋的意思。

异义“得意忘形”强调因得意而失态,程度较重;“得意洋洋”只描述极为得意的神态,程度较轻。

例句
得意忘形得意洋洋例句
小王今晚有点得意忘形,所以忘掉应该有的礼貌,请大家别见怪。
弟弟拿出刚领取的奖状,得意洋洋地向大家炫燿。

得意忘形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get dizzy with success
  2. 有頂天(うちょうてん)になる
  3. быть вне себя от рáдости
  4. avoir le vertige de son succès

得意忘形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é,děi,de), 彳部,共11画

㈠ 得 [ dé ]

①. 获取,接受。 如: 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②. 适合。 如: 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③. 满意。 如: 得意。扬扬自得。

④. 完成,实现。 如: 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⑤. 可以,许可。 如: 不得随地吐痰。

⑥.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㈡ 得 [ děi ]

①. 必须,须要。 如: 可得注意。

②. 极舒服,极适意。 如: 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㈢ 得 [ de ]

①.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 如: 要不得。拿得起来。

②.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 如: 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yì), 心部,共13画

①. 心思。 如: 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②. 心愿,愿望。 如: 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 如: 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④. 料想,猜想。 如: 意料。意想。意外。

读音(wàng), 心部,共7画

①. 不记得,遗漏。 如: 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读音(xíng), 彡部,共7画

①. 实体。 如: 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②. 样子。 如: 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③. 表现。 如: 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④. 对照,比较。 如: 相形见绌。

⑤. 状况,地势。 如: 形势。

⑥. 古同“型”,模子。

⑦. 古同“刑”,刑罚。

得意忘形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