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xiāngkàn

刮目相看

拼音 guā mù xiāng kàn 怎么读

注音 ㄍㄨㄚ ㄇㄨˋ ㄒㄧㄤ ㄎㄢˋ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另眼相看 另眼看待

反义词 一视同仁 视同一律

刮目相看的意思

折叠展开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取得显着成绩。

例子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朱自清《这一天》)

正音”,读作“xiāng”,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刮目相看”和“拭目以待”;都含有“擦眼睛看”的意思。但“刮目相看”偏重在去掉老印象;重新看待;“拭目以待”偏重在等待着看某种事情的发展。

歇后语 乌鸦照镜子 —— 刮目相看

谜语 割除白内障 (谜底:刮目相看)

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形容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语本晋・虞溥《江表传》。△“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吴下阿蒙

【典源】

晋・虞溥《江表传》(据《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裴松之注引)

初,[1][2][3]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4]上代[5],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6]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卿)[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注解

[1]权:孙权(公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继兄策之后,据有江东,与汉、魏对峙,成三分之业,后称帝建业,国号吴,在位三十一年。卒谥大皇帝,简称为“大皇”。世称吴大帝。

[2]蒙:吕蒙(公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国吴名将,曾计夺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3]蒋钦:?∼公元219,字公奕,三国吴淮南寿春人。

[4]鲁肃:公元173∼217,字子敬,东城人。三国吴名将,个性方正严谨,富而好施,长于文章,思虑深远,有过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议结合刘备来抵御曹操,并辅佐周瑜大败曹军,为孙权所器重,官拜奋武校尉,转横江将军。

[5]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三国吴舒人。有文武才,辅佐孙策平定江东,为吴水军都督,败曹操于赤壁,拜前将军,领南郡太守。亦称为“周郎”、“周公瑾”。

[6]拊:音,抚、拍。

[7]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见“吴下阿蒙”。

【典故】

“刮目相看”原作“刮目相待”,指将眼前旧有的认识刮除,重新看待。三国时吴将吕蒙,小时候因为生活困苦,没有读过什么书,以致有些官员认为他没有学识而看轻他。有一天,吴国君主孙权劝吕蒙和蒋钦,要他们趁著年轻多看史书和兵书充实学识,吕蒙起先推说军务烦忙没有时间,孙权就举自己、汉光武帝及曹操的例子来勉励他。于是他开始发奋学习,到后来看过的书籍,甚至比一般儒生还多。吴国另一位将军鲁肃在代理周瑜的职务期间,有次巡视吕蒙驻守的营区,本来鲁肃也有一点轻视吕蒙,但却在议论事情时说不过他,于是拍著吕蒙的背说:“我一直以为你只会带兵,没想到你学识这么渊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学识浅陋的吕蒙了。”吕蒙回答:“士三天不见,就应该让人刮目相待。”后来“刮目相看”即从这里演变而来,形容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含有重新评定、认识的意义。

【书证】

  • 01.宋・杨万里〈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诗:“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 02.宋・李光〈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诗:“爱君凛凛有英气,刮目相看为改容。……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
  • 03.清・孔尚任《小忽雷》第四出:“俺意欲招为妹婿,一来与枢密有了瓜葛,二来权府刮目相看。”

【用法】

语义形容用新的眼光来看人。

类别用在“令人惊叹”的表述上。

例句

这学期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不太会游泳的她,经过苦练一个暑假之后,游泳技术让人刮目相看

平常温文儒雅的他,竟然可以使出跆拳吓走歹徒,当下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为了洗雪今年失败耻辱,我决定要更加苦练球技,待明年让大家刮目相看

小时候成绩很差的他,如今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让我们同学对他刮目相看

立志不再让年迈双亲伤心的他,开始踏实的努力工作,邻居对他的改变不禁刮目相看

本来不被看好的新人,因为清亮的歌声得到广大乐迷的回响,使得许多乐评人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ook at sb. with new eyes
  2. 刮目(かつもく)して見る,新しい目で見る
  3. по-нóвому смотрéть
  4. considérer avec un nouveau point de vue(ne plus reconnaǐtre qui a changé en bien)

刮目相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uā), 刀部,共8画

①. 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 如: 刮脸。刮宫(子宫手术)。刮削。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方法,刮皮肤,使充血,以减轻炎症)。

②. 掠夺财物。 如: 搜刮。刮地皮(搜刮民财)。

③. 在物体表面上涂抹。 如: 刮糨子。

④. 风吹动。 如: 大风刮倒一棵树。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①. 眼睛。 如: 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②. 看,视。 如: 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③.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如: 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④.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 如: 条目。纲举目张。

⑤. 名称。 如: 数目。巧立名目。

⑥. 标题。 如: 目录。

⑦.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 如: 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⑧. 孔眼。 如: 网目。

⑨. 指为首的人。 如: 头目。

读音(xiāng,xiàng), 目部,共9画

㈠ 相 [ xiāng ]

①.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 如: 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②.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 如: 相信。相烦。相问。

③. 亲自看(是否中意)。 如: 相亲。相中(zhòng)。

④. 姓。

㈡ 相 [ xiàng ]

①. 容貌,样子。 如: 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②. 物体的外观。 如: 月相。金相。

③. 察看,判断。 如: 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④.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 如: 辅相。宰相。首相。

⑤.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⑥.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⑦.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 如: 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⑧.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⑨. 姓。

读音(kàn,kān), 目部,共9画

㈠ 看 [ kàn ]

①.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如: 看见。看书。看齐。

②. 观察,判断。 如: 看病。观看。看好(根据市场情况,估计某种商品好销)。看透(透彻深刻地了解或认识。亦称“看破”、“看穿”)。看风使舵。

③. 访问,拜望。 如: 看望。看朋友。

④. 照应,对待。 如: 看重(zhòng )。看轻。看待。

⑤. 想,以为。 如: 看法。

⑥. 先试试以观察它的结果。 如: 做做看。

⑦. 提防,小心。 如: 别跑,看摔着。

⑧. 安排。 如: 看茶。看酒。看座。

㈡ 看 [ kān ]

①. 守护,监视。 如: 看护。看押。看门。看青(看守正在结实还未成熟的庄稼)。

刮目相看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