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zhōu

不食周粟

拼音 bù shí zhōu sù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

感情 中性

反义词 卑躬屈膝

不食周粟的意思

折叠展开

粟:小米,泛指粮食。
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骨气。

例子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鲁迅《故事新编 采薇》)

谜语 最可笑的绝食 (谜底:不食周粟)

故事 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伯夷在父亲死后坚决不肯继承王位。后来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也不愿出来为官,感到十分耻辱,就与弟弟叔齐决定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两人隐居在首阳山,专门靠吃采山上的野果及野菜而生存。

不食周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shí,sì,yì), 食部,共9画

㈠ 食 [ shí ]

①. 吃。 如: 食肉。食欲。

②. 吃的东西。 如: 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③. 俸禄。 如: “君子谋道不谋食”。

④.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如: 日食。月食。

㈡ 食 [ sì ]

①. 拿东西给人吃。 如: 食母(乳母)。

㈢ 食 [ yì ]

①. 用于人名。 如: 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读音(zhōu), 口部,共8画

①. 圈子,环绕。 如: 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①环绕;②周到)。

②. 普遍、全面。 如: 周身。周延。周全。周游。

③.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 如: 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

④. 完备。 如: 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⑤. 给,接济。 如: 周济。

⑥. 中国朝代名。 如: 西周。东周。北周。后周。

⑦. 姓。

读音(sù), 米部,共12画

①.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如: 粟子。沧海一粟。

②. 古代泛称谷类。 如: 重(zhòng )农贵粟。

③. 姓。

不食周粟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