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zhǎn

一筹莫展

拼音 yī chóu mò zhǎn 怎么读

注音 ㄧ ㄔㄡˊ ㄇㄛˋ ㄓㄢˇ

繁体 一籌莫展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束手无策 无计可施 束手待毙

反义词 胸有成竹 神通广大 大显身手 大显神通

一筹莫展的意思

折叠展开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元《宋史・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正音”,读作“zhǎn”,不能读作“zǎn”。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一筹莫展”和“束手无策”;都有“拿不出什么办法”的意思。但“束手无策”语义重;较形象;“一筹莫展”指想不出办法来对付。

歇后语 参谋皱眉头 —— 一筹莫展

谜语 暗码 (谜底:一筹莫展)

故事 南宋校书郎蔡幼学是一个饱学而敢说实话的人。宋宁宗即位后要求大臣纳谏,蔡幼学认为要孝敬父母、任人唯贤、宽厚待人才能当好皇帝,他反对“多士盈庭而一筹莫吐”的局面,主张广兴学校,罗致人才,重用天下的仁人志士。

一筹莫展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筹,计策、计谋。“一筹莫展”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比喻毫无办法。语本《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

【典源】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

陛下欲尽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亲、任贤、宽民,而其本莫先于讲学。比年小人谋倾君子,为安靖和平之说以排之。故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1][2],其极至于[3][4]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自非圣学日新,求贤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忤:违逆、不顺从。

[2]摈弃:遗弃。摈,音bìn

[3]九重:指帝王。

[4]深拱:无为而治。

【典故】

“一筹莫展”原作“一筹不吐”。蔡幼学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宁宗即位时,下诏征求直言,蔡幼学即上奏,提到为君之道有三:事亲、任贤、宽民,其中任贤是很重要的,他说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挤,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认为是制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动作。与皇上亲近的臣子本应效忠,但却因忠言直谏违逆皇上,而遭到遗弃。情势演变到最后,皇上于是变得毫无作为,朝廷之中纵使有许多王公大臣,却也不见有人提供一点计策”。后来“一筹莫展”这句成语,就从《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文中的“一筹不吐”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毫无办法。

【书证】

  • 01.明・于谦〈覆教习功臣子孙疏〉:“贤智者少,荒怠者多,当有事之际,辄欲委以机务,莫不张惶失措,一筹莫展。”
  • 02.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日日经略中原,究竟一筹莫展。”
  • 03.《荡寇志》第六三回:“四面八方,重重密密,都是官军旗号,宋江看著吴用,道:『这事怎么?』吴用只是皱眉,一筹莫展。”
  • 04.《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正在前思后想,一筹莫展的时候,忽见九姨太的一个贴身大丫头进房有事。”
  • 05.《文明小史》第一二回:“生来手笔又大,从不会锱铢较量的,又念自己的位分大了,无处可以借贷,盘算数日,一筹莫展。”
  •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你不信我,要我先付钱呢?我不信你;怎生商量一个善法呢?』博如听了,也呆著脸,一筹莫展。”

【用法】

语义比喻毫无办法。

类别用在“毫无办法”的表述上。

例句

他耸耸肩,摊摊手,表示一筹莫展

与其坐困愁城,一筹莫展,不如先突围再说。

难道事情真是一筹莫展?劳烦大家再去想想。

只见他在病房外,双眉紧皱,一筹莫展地走来走去。

面对这么庞大的经费需求,地方政府实在是一筹莫展

面对如此狡猾的歹徒,警方一时之间,还真是一筹莫展

他把资料弄得如此杂乱,要我立刻理清楚,我还真是一筹莫展呢!

失业以后,许多人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明天就要缴房租了,我又借不到钱,真是一筹莫展,不知怎么办才好?

大家一步步来尝试找出路,总比面面相觑,一筹莫展的情形来得好些!

【辨识】

形音筹,音chóu。计策。不可写作“”。

一筹莫展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ot a single plan proposed
  2. 手(て)も足(あし)も出(で)ない
  3. никакого выхода не находить
  4. ne savoir plus que faire(à court de moyens)

一筹莫展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⑩.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chóu), 竹部,共13画

①. 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如: 筹策(➊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➋计策)。筹算。筹码。略胜一筹。竹筹。酒筹。

②. 谋划。 如: 筹款。筹备。筹措。筹划。筹集。筹建。运筹。统筹。一筹莫展。

读音(mò,mù), 艸部,共10画

㈠ 莫 [ mò ]

①. 不要。 如: 莫哭。

②. 没有,无。 如: 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③. 不,不能。 如: 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④. 古同“漠”,广大。

⑤. 姓。

㈡ 莫 [ mù ]

①. 古同“暮”。

读音(zhǎn), 尸部,共10画

①. 张开,舒张开。 如: 展开。展示。展玩。展现。展宽。展望。发展。愁眉不展。

②. 延缓,放宽期限。 如: 展延。展期。展缓。

③. 察看,省(xǐng )视。 如: 展墓。

④. 陈列。 如: 展品。展销。展播。展评。

⑤. 施行,发挥(能力)。 如: 展拜。开展。施展。一展宏图。

⑥. 古同“辗”,辗转。

⑦. 姓。

一筹莫展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