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ánfēngshùn

一帆风顺

拼音 yī fán fēng shùn 怎么读

注音 ㄧ ㄈㄢˊ ㄈㄥ ㄕㄨㄣˋ

繁体 一帆風順

感情 褒义

近义词 一路顺风 无往不利 一往无前

反义词 一波三折 寸步难行 好事多磨 惊涛骇浪 暴风骤雨 凶涛恶浪

一帆风顺的意思

折叠展开

船满帆;一路顺风行驶。比喻境遇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挫折。

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清・李渔《怜香伴 蹴居》)

正音”,读作“yī”,不能读作“yì”。

辨形”,不能写作“”。

歇后语 顺风扯满蓬 —— 一帆风顺

谜语 1. 下水行舟 (谜底:一帆风顺)
2. 轻舟已过万重山 (谜底: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而行。※语或本宋・杨万里〈晓出洪泽霜晴风顺〉诗。后用“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阻碍。△“无往不利

【典源】

※宋・杨万里〈晓出洪泽霜晴风顺〉诗(据《诚斋集》卷二九引)

又从洪泽溯清淮,积雨连宵晓顿开。霜冻水涯如雪厚,波摇日影入船来。辛勤送客了未了,珍重顺风催复催。明早都梁各分手,顺风便借一帆回。

【典故】

一帆风顺,若照字面上来看,就是指船帆张开,一路顺风。这本来是行驶帆船,自然产生的一种景象,但也切合了行船人的期盼心理,因为“一帆风顺”代表的就是一路畅通,一路顺利。在文献中,出现这句话比较早的是杨万里的〈晓出洪泽霜晴风顺〉诗。杨万里,公元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的诗在当代颇具影响力,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早年从江西诗派入手,中年以后转而批评江西派的弊病,从而走上师法自然的创作道路,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号为“诚斋体”。典源的这首诗是描写自然景色,以及和朋友之间送行的经过:一连下了好几晚的雨,冷冽的空气使得岸边的江水像雪一样的凝冻起来,水波晃动,日光照进了船上。而我们正忙著和朋友送行,一次又一次的互道珍重、互相叮咛。到了明天一早,彼此就要分开,踏上各自的旅程了,希望一路上都能顺顺利利的,届时再平平安安的归来。后来“一帆风顺”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非常顺利,毫无阻碍。另外,在唐代孟郊的〈送崔爽之湖南〉诗:“江与湖相通,二水洗高空。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后二句的文意其实已经含有一帆风顺的意思。

【书证】

  • 01.清・李渔《怜香伴》第三出:“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
  • 02.《三侠五义》第八一回:“离了河南,到了长江,乘上船,一帆风顺。”
  • 03.《官场现形记》第一九回:“从中进士至今,不上二、三十年,就做到副宪,也算得是一帆风顺了!”
  • 04.《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一霎船户买完了菜,依旧拉起布篷,一帆风顺,果然甫交午刻,便已到了苏州。”
  •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他得了那买办的头衔,又格外阔起来。本事也真大,居然被他一帆风顺的混了这许多年。”

【用法】

语义比喻非常顺利,毫无阻碍。

类别用在“顺利进展”、“行旅通畅”的表述上。

例句

明天你出国,在此祝你一帆风顺

船离开基隆港后,一帆风顺地抵达高雄港。

自公司创业后,因为当初筹办得当,至今倒也一帆风顺

他真是幸运,无论做什么事都那么一帆风顺,令人羡慕不已。

老师在毕业纪念册上题著:“愿你们今后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要成就一件事困难本多,希望从头到尾一帆风顺的想法,并不切实际。

须知创业维艰,大多数成功立业的人都是经历过一番艰苦奋斗,而非一帆风顺的。

【辨识】

同义“一帆风顺”及“无往不利”都有顺利进行,毫无阻碍的意思。

异义“一帆风顺”侧重于过程的顺利;“无往不利”侧重于环境的配合。

例句
一帆风顺无往不利例句
要成就一件事困难本多,希望从头到尾一帆风顺的想法,并不切实际。
如今有了财团的撑腰,相信他们更能无往不利了。

一帆风顺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e roses all the way(with good innings; all smooth sailling; sail with the wind)
  2. 順風満帆(じゅんぷうまんぱん)
  3. ни сучкá ни задоринки(благополучно)
  4. avoir le vent en poupe(aller comme sur des roulettes)

一帆风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⑩.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fān), 巾部,共6画

①. 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 如: 帆船。帆樯。帆板。

读音(fēng,fěng), 风部,共4画

㈠ 风 [ fēng ]

①.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如: 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②.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如: 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③.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如: 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④. 消息,传闻。 如: 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⑤.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如: 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⑥. 指民歌、歌谣。 如: 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⑦.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如: 风瘫。风湿。

⑧. 姓。

㈡ 风 [ fěng ]

①. 古同“讽”,讽刺。

读音(shùn), 页部,共9画

①.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 如: 顺风。顺水。顺境。顺水推舟。顺风使舵。

②. 沿,循。 如: 顺城街。顺理成章。顺藤摸瓜。

③. 依次往后。 如: 顺序。顺次。

④. 随,趁便。 如: 顺便。顺势。顺手牵羊。

⑤. 整理。 如: 理顺。顺修(整理修治)。

⑥. 服从,不违背。 如: 顺从。顺应。孝顺。温顺。

⑦. 适合,不别扭。 如: 顺适。顺情。顺眼。顺差(chā)。

⑧. 姓。

一帆风顺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