餠
笔顺 反馈

复制

bǐng ㄅㄧㄥˇ

飠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9920
汉语字典

飠部

16画

8画

左右结构

bing

bǐng

WYVF 86 、 WVTF 98

OIYJJ

OXAE

82741

9920

[3445115431133112] 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撇、横、横、撇、撇、横、横、竖

餠字概述

折叠展开

〔餠〕字拼音是bǐng 部首是飠, 总笔画是16画。

〔餠〕字是左右结构

〔餠〕字仓颉码是OIYJJ 五笔是WYVF 86 、 WVTF 98 四角号码是82741 郑码是OXAE

〔餠〕字的UNICODE是9920。 十进制为39200,UTF-32:00009920,UTF-8:E9 A4 A0。

〔餠〕字的异体字是

餠的意思

折叠展开

bǐngㄅㄧㄥˇ

基本解释

古同“”。

餠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03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421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1417頁,第3

唐韻》、《集韻》、《韻會》:必郢切;《正韻》:補永切,𡘋音丙。
說文》:麪餈也。
釋名》:餠,幷也,溲麪使合幷也。揚子《方言》:餠,謂之飥,或謂之餦,或謂之餛。
文選》束皙有〈餠賦〉。

又,水引餠。
齊書・何戢傳》:太祖好水引餠,戢令婦女躬執事以進。
正字通》:卽今之水麪也。

又,《正韻》亦作䴵。
世說新語》:何平叔美姿儀,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日與熱湯䴵,汗出,色轉皎然。

注解

〔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餠〕字拼音是bǐ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幷

〔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ǐng] ⑴ 古同“饼”。

餠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餠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餠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必郢切頁碼163頁,第20

異體

餠麪餈也。从𠊊幷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比郢反頁碼409頁,第5行,第1

餠麪餈也。從食,從幷聲。

鍇注臣鍇曰:「麥曰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必郢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873頁,第2許惟賢387頁,第9

餠麪餈也。

段注《麥部》曰:麪,麥末也。麪餈者,餠之本義也。《方言》曰:餠謂之飥,或謂之餦,或謂之餛是也。

𠊊𢆙聲。

段注必郢切。十一部。

白话解释

饼,用面粉或米粉做成的扁圆状干粮。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并”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字從食、并聲。《說文》:「餅,麵餈也。」段注:「麵餈者,餅之本義也。《方言》曰:『餅謂之飥,或謂之餦,或謂之餛是也。』」《說文》:「餈,稻餅也。」段注:「《方言》曰:『餌謂之餻,或謂之粢,或謂之,或謂之餣,或謂之,謂米餅也。』」楷書字形因成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餅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24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421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330頁
4說文校箋第209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201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71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25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82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4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28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207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165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343頁【補遺】第16790頁【補編】第14920頁
14通訓定聲第345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28頁【崇文】第1709頁
16說文句讀第640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33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517頁,第2字

餠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ce-cakes, biscuits

餠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餠(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餠(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餠(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餠(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餠(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