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ì ㄕˋ

弋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5F12
汉语字典

弋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shi

shì

QSYA 86 、 RSYY 98

KCIPM KDIPM

OSHB

43940

5F12

[3412344112154] 撇、点、横、竖、撇、点、点、横、横、竖、提、斜钩、点

弒字概述

折叠展开

〔弒〕字拼音是shì 部首是弋, 总笔画是13画。

〔弒〕字是左右结构

〔弒〕字仓颉码是KCIPM KDIPM 五笔是QSYA 86 、 RSYY 98 四角号码是43940 郑码是OSHB

〔弒〕字的UNICODE是5F12。 十进制为24338,UTF-32:00005f12,UTF-8:E5 BC 92。

〔弒〕字的异体字是

弒的笔顺

折叠展开

弒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ìㄕˋ

基本解释

古時稱臣殺君、子殺父母。~君。~父。

详细解释

地位低的人杀死地位高的人。

《易经•坤卦•文言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shìㄕˋ

详细解释

〈书〉指杀死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弑父、灭国弑君。

shìㄕˋ

弒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弋部

武英殿刻本: 第85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355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299頁,第13

唐韻》、《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志切,𡘋音試。
釋名》:下殺上曰弑。弑,伺也,伺閒而後得施也。
類篇》:弑,殺也。自外曰𢍿,自內曰弑。

集韻》或作煞、

注解

〔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弋部

〔弑〕字拼音是s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杀、式

〔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ì] ⑴ 古时称臣杀君、子杀父母

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弒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式吏切頁碼95頁,第4

異體

弒臣殺君也。《易》曰:「臣弒其君。」从殺省,式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失志反頁碼255頁,第4行,第6

弒臣殺君也。《易》曰:「臣弑其君。」從殺省,式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式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480頁,第1許惟賢215頁,第8

弒臣殺君也。

段注經傳殺弑二字轉寫旣多譌亂。音家又或拘泥。中無定見。多有殺讀弑者。按述其實則曰殺君。正其名則曰弑君。《春秋》正名之書也。故言弑不言殺。三傳述實以釋經之書也。故或言殺,或言弑。不必傳無殺君字也。許釋弑曰臣殺君。此可以證矣。殺在古音十五部。弑在一部。本不相通也。弑漢石經《公羊》作試。二字同式聲也。《白虎通》引《春秋》讖曰:弑者,試也。欲言臣子殺其君父不敢卒。𠋫閒司事。可稍稍試之。《釋名》曰:弑,伺也。說同。皆本《文言傳》之意。

易曰:臣弑其君。

段注《文言傳》文。

从殺省。式聲。

段注式吏切。一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殺省、式聲。從殺省,指殺人而言;式聲,聲兼義,指法則、規範而言。弒字指以下犯上之殺,不合於一般的社會規範。隸書俗寫殺字從戈,強調殺戮之意。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弒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8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58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205頁
4說文校箋第126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120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42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73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71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2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76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125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93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582頁【補遺】第16533頁
14通訓定聲第84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54頁【崇文】第1013頁
16說文句讀第363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574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325頁,第4字

弒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kill one's superior
  2. tuer

弒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弒(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弒(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弒(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