盇
笔顺 反馈

复制

ㄏㄜˊ

皿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76C7
汉语字典

皿部

9画

4画

上下结构

he

DYLF

KIBT

GDSL

40102

76C7

[134425221] 横、撇、捺、点、竖、横折、竖、竖、横

盇字概述

折叠展开

〔盇〕字拼音是hé 部首是皿, 总笔画是9画。

〔盇〕字是上下结构

〔盇〕字仓颉码是KIBT 五笔是DYLF 四角号码是40102 郑码是GDSL

〔盇〕字的UNICODE是76C7。 十进制为30407,UTF-32:000076c7,UTF-8:E7 9B 87。

〔盇〕字的异体字是

盇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ㄏㄜˊ

基本解释

同“”。

盇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皿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97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793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750頁,第2

唐韻》:胡臘切;《集韻》:轄臘切,𡘋音闔。
說文》:覆也。

又,姓。

又,《集韻》:何不也。

隸作盍,通作蓋。
〇〔按〕《說文》本从血、大。
玉篇》、《類篇》俱載血部。
六書正譌》从皿,器也;从一者,所覆之物。象形。別作葢、盖、蓋,𡘋非。
同文舉要》:从大、从皿,象形。牲蓋覆器皿形。又,《正字通》盇有去、入二音,去讀蓋,入讀盍;从太得蓋聲,會覆蓋意。

注解

〔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皿部

〔盇〕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太、皿

〔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é] ⑴ 同“盍”。

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盇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胡臘切頁碼159頁,第7

異體𥁋、盇、盍

盍覆也。从血、大。

鉉注臣鉉等曰:大,象蓋覆之形。

附注段玉裁注:「盇,其形隸變作盍。」朱駿聲《通訓定聲》:「今隸作盍。」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上象器蓋,下象器體。後來可能是因為『去』字有兩種字形,『器蓋』義的『去』和『張口』義的『去』字形相近,而且寫法趨於合流,於是『器蓋』的『去』字再加義符『皿』。」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侯臘反頁碼402頁,第4行,第1

盍覆也。從血大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胡臘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56頁,第1許惟賢379頁,第2

盍覆也。

段注皿中有血而上覆之。覆必大於下。故从大。《艸部》之葢从盇會意。訓苫,覆之引伸耳。今則葢行而盇廢矣。曷,何也。凡言何不者,急言之亦曰何。是以《釋言》云曷,盇也。鄭注《論語》云:盇,何不也。盇古音在十五部。故爲曷之假借。又爲葢之諧聲。今入七八部。爲閉口音。非古也。

从血。大聲。

段注此以形聲包會意。大徐刪聲。非也。今胡臘切。其形𣜩變作盍。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奄。从大,血,一,其中物也,不當从大、血。奄亦蓋也,从大。

大徐不从大聲,是也。引申為葢,葢者,今傘葢也。

覆也。當是从血,一,其中物也。奄亦蓋也,亦从大。

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16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414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322頁
4說文校箋第205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198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70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23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79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3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26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204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62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262頁【補遺】第16776頁
14通訓定聲第58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20頁【崇文】第1677頁
16說文句讀第628頁
17說文新證第422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212頁,第8字
19古字詁林第五冊,第243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508頁,第9字

盇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hy not? would it not be better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