峀
笔顺 反馈

复制

xiù ㄒㄧㄡˋ

山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U+5CC0
汉语字典

山部

8画

5画

上下结构

xiu

xiù

MMF

ULW

LLKI

22605

5CC0

[25225121] 竖、竖折/竖弯、竖、竖、横折、横、竖、横

峀字概述

折叠展开

〔峀〕字拼音是xiù 部首是山, 总笔画是8画。

〔峀〕字是上下结构

〔峀〕字仓颉码是ULW 五笔是MMF 四角号码是22605 郑码是LLKI

〔峀〕字的UNICODE是5CC0。 十进制为23744,UTF-32:00005cc0,UTF-8:E5 B3 80。

〔峀〕字的异体字是

峀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ùㄒㄧㄡˋ

基本解释

古同“”。

峀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備考・寅集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99頁,第52

同文書局本: 第1594頁,第81

標點整理本: 第264頁,第31

韻會小補》:古邦字。
〇〔按〕《字彙》作[⿱󰏒田],與此小異。

注解

〔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備考・寅集,康熙部首是山部

〔峀〕字拼音是xi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山、田

〔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ù] ⑴ 古同“岫”。

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峀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博江切頁碼206頁,第11

異體邫、𨚚𨚦、邦

邦國也。从邑𡴀聲。

𤰫

異體

𤰫古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北江反頁碼528頁,第3行,第1

𤰫國也。從邑丰聲。

鍇注臣鍇曰:「古謂封諸侯爲邦,故《尚書》曰:『乃命諸王而邦之蔡。』漢諱邦,故兩漢無稱。張華《博物志》曰:『東夷有國,謂國爲邦,行酒爲行,觴秦之遺也。』」

反切………頁碼528頁,第4行,第1

古文。

鍇注臣鍇按:《春秋傳》曰:「分之土田陪敦,命之伯禽,封於少昊之虚。」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博江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129頁,第3許惟賢498頁,第5

𤰫國也。

段注《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云: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云: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𩫏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云:邦康叔。邦諸矦。《論語》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爲域。非也。

从邑。丰聲。

段注博江切。九部。

古文。

段注從㞢田。之適也。所謂往卽乃封。古文封字亦從之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邦、封聲義一動一名而已。

邦、封聲義一動一名而已。⑴ 大曰邦,小曰國,封、邦音近。⑵

白话解释

邦,诸侯封国。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丰”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邦”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丰從田,像植樹於田上,以會地界之意。《說文》古文承此字形而來。金文字形從邑、聲(為封字初文,本義也是植樹於土上以為地界)。從邑,表示封國之意。戰國文字字形從邑、丰聲,字從土已轉為橫線,而看不出從土構形。從篆文到楷書皆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邦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0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522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04頁
4說文校箋第261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253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90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56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37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3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60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258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207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540頁【補遺】第16975頁
14通訓定聲第21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45頁【崇文】第2177頁
16說文句讀第829頁
17章授筆記第273頁,第10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24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29頁,第7字

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ountain peak; cave, cav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