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ㄌㄩˇ lóu ㄌㄡˊ

亻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507B
汉语字典

亻部

11画

9画

左右结构

lv lou

lóu

形声字

WOVG

OFDV

NUZM

29244

0283

5745

507B

[32431234531] 撇、竖、点、撇、横、竖、撇、捺、撇点、撇、横

偻字概述

折叠展开

〔偻〕字拼音是lǚ,lóu 部首是亻, 总笔画是11画。

〔偻〕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火。

〔偻〕字仓颉码是OFDV 五笔是WOVG 四角号码是29244 郑码是NUZM 中文电码是0283 区位码是5745

〔偻〕字的UNICODE是507B。 十进制为20603,UTF-32:0000507b,UTF-8:E5 81 BB。

〔偻〕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偻〕字的异体字是

偻的笔顺

折叠展开

偻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ㄌㄩˇ

基本解释

脊背弯曲。伛~(弯腰驼背)。

迅速。不能~指(不能迅速指出来)。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人,娄声。本义:弯腰。

2.同本义bend

偻,尩也。 —— 《说文》。按,《白虎通》:周公背偻是为强后。此字本训背曲。偻者不袒。 —— 《礼记·问丧》见疴偻者。 —— 《庄子·达生》行步俯偻。 —— 《汉书·蔡义传》再命而偻。 —— 《左传·昭公七年》偻巫跛觋。 —— 《荀子·王制》正考父一命而伛(曲背),再命而偻(弯腰),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 —— 《庄子·列御寇》同行则偻身自卑。 —— 《后汉书·邓后传》

偻背(弓着背);偻偻(弓身貌。形容恭顺);偻行(曲背而行。形容衰老);偻步(驼着背走路);偻人(曲背的人。借指老人);偻身(弯下身子);偻俯(弯下身子,表示恭敬)

3.泛指弯曲bend

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 —— 《荀子·儒效》

名词

驼背的人 crooked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谷梁传》

形容词

1.疾速,速度快speedy

夫人不偻,不可使入。 —— 《公羊传》

2.另见 lóu。

2lóuㄌㄡˊ

基本解释

〔~儸〕➊干练;机灵。➋指绿林或盗贼的部下、仆从。

〔佝(僂)gōu)~〕见“”。

详细解释

1.僂 lóu。

2.——见“佝偻”( gōulóu )

3.另见 lǚ。

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5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15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40頁,第12

廣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郎侯切;《正韻》:盧侯切,𡘋音樓。
說文》:尫也。
六書故》:曲背也。別作瘻。
榖梁傳・成元年》:曹公于手僂。
淮南子・地形訓》:西方高土,其人面末僂修頸,卬行。
白虎通》:周公背僂。
莊子・達生篇》:痀僂承蜩。

又,屈也。
荀子・儒效篇》:雖有聖人之知,未能僂指也。

又,曲薄曰聚僂。
莊子・達生篇》:聚僂之中,則爲之。〔註〕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畚筥之類是也。

又,《集韻》、《韻會𡘋郎豆切,樓去聲──僂佝,短𨢄貌。

又,《集韻》、《韻會𡘋隴主切,音縷──義同。

又,僂句。
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僂句。〔註〕僂句,所出地名。

又,《韻會》:龍遇切,音慮──義同。

集韻》作軁。

注解

〔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僂〕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ǚ、l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婁

〔僂〕字造字法是形聲。从人,婁聲。本义是彎腰。

〔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ǚ] ⑴ 彎曲,屈曲。《左传·昭公七年》:“故其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⑵ 迅速;立刻。《荀子•儒效》:“彼寶也者,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賣之不可僂售也。” [lóu] ⑴ 見“佝僂病”、“僂儸”。

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偻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力主切頁碼265頁,第2

僂尪也。从人婁聲。周公韤僂,或言背僂。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律乳反頁碼681頁,第2行,第2

僂戹也。從人婁聲。周公韤僂也。或言背僂。

鍇注臣鍇按:《白虎通》:「周公背僂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力主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526頁,第2許惟賢670頁,第2

僂厄也。

段注大徐本作尩也。非是。尩與僂異疾。小徐本作厄也。近是。科厄,木節也。厄與僂雙聲。人背之僂。有似木之科厄。《晉語》注曰:戚施,僂人也。《左傳》昭四年注。僂,肩傴也。《穀梁傳》跛僂並言。《管子》云:苦水所。多尩與傴人。然僂不得訓尩明矣。《公羊傳》。夫人不僂。不可使入。何云:僂,疾也。齊人語。夫人稽畱。不肎疾順公。《荀卿書》亦兩言僂訓疾。按此爲婁之假借字。婁卽屢。與驟通。驟訓數。亦訓疾。又按大徐作𡯲也。葢𡯲是曲脛之名。引伸爲曲脊之名。所以𡯲必釋爲𤿑曲脛者。由其字作尢。从大而偏曲其足。故二疾不妨同名。下文曰周公韤僂。葢𡯲者亦得謂之僂。周公之脛不無少曲。疑大徐本爲長。甲戌二月重訂。

从人。婁聲。

段注力主切。古音在四部。

周公韤僂。

段注韤者,足衣。韤僂者,由足背高隆然如背之僂也。未聞出何書。

或言背僂。

段注周公背僂見《荀卿》、《白虎通》、《論衡》諸書。《白虎通》云:傳曰:周公背僂。是爲強後。成就周道。輔於幼主。僂後主爲韵。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戹也。《說文》:戾,犬欲出,半在外半在內,門一閉,故不得不曲也。僂亦訓曲,義與戾同,「周公韤僂」,「韤」乃末之借,頭也,身長則頭曲出在前。

大徐作「尫也」,是。小徐之「厄也」不可解。段注非。

僂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1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668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508頁
4說文校箋第340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21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16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98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09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1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07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333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274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190頁【補遺】第17228頁
14通訓定聲第138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03頁【崇文】第2809頁
16說文句讀第1090頁
17章授筆記第344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414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782頁,第5字

偻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umpback; surname
  2. Buckel, Bucklige (S)

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偻(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偻(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偻(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偻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