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ún ㄊㄨㄣˊ

豕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8C5A
汉语字典

豕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tun

tún

形声字

EEY 86 、 EGEY 98

BMSO

QGQ

71232

6270

7564

8C5A

[35111353334] 撇、横折钩、横、横、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豚字概述

折叠展开

〔豚〕字拼音是tún 部首是豕, 总笔画是11画。

〔豚〕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火。

〔豚〕字仓颉码是BMSO 五笔是EEY 86 、 EGEY 98 四角号码是71232 郑码是QGQ 中文电码是6270 区位码是7564

〔豚〕字的UNICODE是8C5A。 十进制为35930,UTF-32:00008c5a,UTF-8:E8 B1 9A。

〔豚〕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豚〕字的异体字是

豚的笔顺

折叠展开

豚的意思

折叠展开

túnㄊㄨㄣˊ

基本解释

〔~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

小猪,亦泛指猪。~肩。~蹄。~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小篆作字形从彖省。彖( shǐ ),猪。从手(又)持肉,用于祭祀。本义:小猪,猪。

2.同本义suckling pig

豚,小豕也。 —— 《说文》猪其子谓之豚。 —— 《方言八》豚鱼吉。 —— 《易·中孚》豚曰腯肥。 —— 《礼记·曲礼》鸡豚狗彘之畜。 —— 《孟子·梁惠王上》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阳货欲见 孔子, 孔子不见,归 孔子豚。 —— 《论语·阳货》

豚子(谦称自己的儿子);豚犬(猪与狗);豚鱼(豚和鱼。泛指无知的动物);豚犊(愚蠢如猪的小孩)

3.泛指猪 pig

豚肩;豚蹄

túnㄊㄨㄣˊ

详细解释

小猪。亦泛指猪。

《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宋•陆游〈游西山村〉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túnㄊㄨㄣˊ

详细解释

1.〈书〉小猪;泛指猪。

豚蹄、豚儿犬子。

2.姓。

豚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豕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6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194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1170頁,第38

唐韻》:徒䰟切;《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𡘋音屯。
說文》:小豕也。
小爾雅》:豬子曰豚。
易・中孚》:豚魚吉。〔孔疏〕:豚,獸之微賤者。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豚曰腯肥。
周禮・天官・庖人》:春行羔豚,膳膏香。

又,地名。
左傳・定六年》:公侵鄭,往不假道于衞。及還,陽虎使季孟舍于豚澤,衞侯使彌子瑕追之。

又,水名。
字彙補》:豚水,在牂柯郡。

又,姓。
印藪》有豚少公,漢人。

又,河豚,魚名。與魨同。
博雅》:鯸,魨也。背靑,腹白,觸物卽怒,其肝殺人。〔註〕正今人名爲河豚者也。

又,《廣韻》或作㹠。
莊子・德充符》:適見㹠子食于其死母者。
晉書・謝混傳》:每得一㹠,以爲珍膳。〔音義〕㹠,卽豚字。

又,《集韻》:通作肫。
晉書・王濟傳》:蒸肫甚美。

又,書作𧱸
石鼓文》:射其𧱸蜀。
釋文》作豚。

又,書作肩。
石鼓文》:又體如肩。
釋文》作豚。

又,《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𡘋屯上聲。行曳踵也。
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註〕豚性散,圈之則聚,而回旋于其中。圈,豚𡘋上聲。

又,《集韻》或作腯。
禮・曲禮》:豚曰腯肥。〔釋文〕腯亦作豚。

又,《韻會小補》:徒困切,屯去聲──義同。

又,《字彙補》:都昆切,音墩──土豚,土墩也。〈魏志・蔣濟傳〉:豫作土豚,遏絕湖水。

又,叶徒丁切,音庭。李尤〈席銘〉:施席接賔,士無過賢;値時所有,何必羊豚。賢音𠛬

說文》: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篆文从肉豕作豚,《玉篇》作𧱔,《類篇》作𦜼,《集韻》作𠭣,亦作𧱔,或作豘、𨔵

注解

〔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豕部

〔豚〕字拼音是tú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豕,五行属

〔豚〕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作字形从彖省。彖( shǐ ),猪。从手( 又 )持肉,用于祭祀。本义是小猪,猪。

〔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ún] ⑴ 〔~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⑵ 小猪,亦泛指猪

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豚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徒魂切頁碼317頁,第2

𢄉

異體𧱯𧱮

𢄉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凡豚之屬皆从豚。

異體𧱔

豚篆文从𠕎、豕。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从篆文作豚。」按:甲骨文從豕、從肉,金文增「又」。《說文》正篆與金文同,小篆省作「豚」,與甲文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徒昆反頁碼785頁,第5行,第1

豚小豕也。從㣇省,象形。從又持肉,以給祠祀也。凡豚之屬,皆從豚。

鍇注臣鍇曰:「《禮》豚曰腯肥。」

反切………頁碼785頁,第6行,第1

篆文從肉、豕。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徒䰟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825頁,第1許惟賢797頁,第9

豚小豕也。

段注《方言》。豬,其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豯。

从古文豕。

段注各本作从㣇省象形五字。非也。今正。

从又持肉。以給祠祀也。

段注凡祭宗廟之禮。豕曰剛鬛。豚曰腯肥。又,手也。徒䰟切。十三部。

𢄉之屬皆从𢄉

段注各本𢄉作豚。誤。今正。

篆文从肉豕。

段注上古文。此小篆也。亦以上附二之例。不入豚於《豕部》附以古文𢄉者,以有从𢄉𧲝則不得不立《此部》首也。《爾雅音義》曰:籒文作豚。《玉篇》亦曰:豚者,籒文。皆誤。恐學者惑焉。故箸於此。

白话解释

豚,小猪。字形采用省略了“口”的“彖”作边旁,象形。采用“又”作边旁,像一手持肉,以便祭祀。所有与豚相关的字,都采用 “豚”作边旁。豚,篆文字形采用“肉、豕”会义。

字形解说

甲骨文左像肉,右像豬,組成豬肉的樣子。金文加一隻手在右邊,表示是可以徒手抓的豬。戰國文字一個從金文來;一個左從「肉」,右從「豕」。《說文》所錄古文從金文、戰國文字來;篆文從肉、豕。表示豬肉可供祭祀。隸書從肉、彖。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26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790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04頁
4說文校箋第405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379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367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32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69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01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47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392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325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9475頁【補遺】第17437頁
14通訓定聲第3197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20頁【崇文】第3277頁
16說文句讀第1303頁
17說文新證第737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1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06頁,第6字

豚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mall pig, suckling pig; suffle
  2. Ferkel (S, Bio)​, Schwein (S, Bio)
  3. cochon de lait, porcelet

豚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豚(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豚(甲骨文·商·子组) 甲骨文 子组

豚(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豚(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豚(甲骨文·商·屯西类子卜辞) 甲骨文 屯西类子卜辞

豚(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豚(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豚(简·秦·关沮) 关沮

豚(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豚(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豚(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豚(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豚(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豚(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豚(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