谻
笔顺 反馈

复制

ㄐㄧˊ

谷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8C3B
汉语字典

谷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ji

WWKT 86 、 WWKG 98

CRNQ

OOYB

87610

8C3B

[34342515112] 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折弯钩/横斜钩、横、横、撇

谻字概述

折叠展开

〔谻〕字拼音是jí 部首是谷, 总笔画是11画。

〔谻〕字是左右结构

〔谻〕字仓颉码是CRNQ 五笔是WWKT 86 、 WWKG 98 四角号码是87610 郑码是OOYB

〔谻〕字的UNICODE是8C3B。 十进制为35899,UTF-32:00008c3b,UTF-8:E8 B0 BB。

〔谻〕字的异体字是

谻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ˊ

基本解释

足相踦貌。

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谷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48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189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165頁,第14

唐韻》:其虐切,音噱。
說文》:相踦谻也。本作𧮷

又,《集韻》:訖約切,音──足相踦貌。

又,訖逆切,音戟──義同。

又,《廣韻》:奇逆切;《集韻》:竭戟切,𡘋音劇──倦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徼谻受詘。〔註〕谻音與劇同,言獸有倦極者,要而取之。俗作𧮬,非。
〇〔按〕谻字,从口阿之𧮫,不从山谷之谷。
說文》、《類篇》載谷部,《正字通》溷補入𠔌部,非。又,《玉篇》丮部已載谻字,尤部又載㞃字,音訓溷與谻同,分谻、㞃爲二,亦非。

注解

〔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谷部

〔谻〕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𧮫、丮、;、谷、丮

〔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足相踦貌。

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谻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其虐切頁碼88頁,第6

𧮷

異體谻、𧮬

𧮷相踦之也。从𠃨𧮫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其雀反頁碼241頁,第6行,第3

𧮷相踦𧮭也。從𠃨𧮫聲。

鍇注臣鍇按:相如《上林賦》曰:「儌𧮭受屈。」謂以力相踦角儌要極而受屈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其虐切古音第五部頁碼453頁,第2許惟賢204頁,第4

𧮷相踦𧮭也。

段注踦當作掎。𧮭《玉篇》作卻。

𠃨𧮫聲。

段注其虐切。五部。

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4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245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94頁
4說文校箋第119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112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40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8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60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8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71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119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883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3412頁【補遺】第16505頁
14通訓定聲第187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43頁【崇文】第969頁
16說文句讀第342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65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303頁,第2字

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谻(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谻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