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ㄆㄧˊ

虫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8731
汉语字典

虫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pi

形声字

JRTF

LIHWJ

INED

56140

7023

8271

8731

[25121432511312] 竖、横折、横、竖、横、点、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蜱字概述

折叠展开

〔蜱〕字拼音是pí 部首是虫, 总笔画是14画。

〔蜱〕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蜱〕字仓颉码是LIHWJ 五笔是JRTF 四角号码是56140 郑码是INED 中文电码是7023 区位码是8271

〔蜱〕字的UNICODE是8731。 十进制为34609,UTF-32:00008731,UTF-8:E8 9C B1。

〔蜱〕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蜱〕字的异体字是

蜱的笔顺

折叠展开

蜱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ㄆㄧˊ

基本解释

蜘蛛一类的动物,体形扁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汁液,有的吸人畜的血,传染疾病。

详细解释

名词

壁虱 tick。蜱螨类蜱总科的许多节肢动物,比近缘的螨类大得多,附着在温血脊椎动物体上吸血,是人类和较低等的动物很多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也叫“壁虱”

ㄆㄧˊ

详细解释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蜘蛛纲。身体呈椭圆形,头胸部和腹部合在一起,有四对脚。有 许多种类,多附著于动物皮面,吸吮血液为生。

ㄆㄧˊ

详细解释

节肢动物名。小型蜘蛛类,体椭圆形。种类多,均为外寄生虫,吸食哺乳类、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的血液为生,并会传染莱姆病等多种疾病。也作“壁虱”。

蜱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03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087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061頁,第6

唐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𡘋音陴。
爾雅・釋蟲》:不過蟷蠰,其子蜱蛸。〔註〕一名䗚蟭,蟷蠰卵也。

又,《集韻》:賔彌切,音𤰞;毗霄切,音瓢──義𡘋同。

又,《廣韻》:彌遙切,音篻──蟲名。

又,《通志・六書略》:紕招切──同「螵」。

或作𧌠𧓎

注解

〔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蜱〕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卑,五行属

〔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í] ⑴ 蜘蛛一类的动物,体形扁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汁液,有的吸人畜的血,传染疾病。

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蜱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匹標切頁碼447頁,第17

𧓎

𧓎𧓎蛸也。从䖵卑聲。

𧌠

異體

𧌠𧓎或从虫。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匹標切頁碼1054頁,第1行,第1

𧌠𧓎蛸也。從䖵𤰞聲。

反切………頁碼1054頁,第1行,第2

𧓎或從虫。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匹標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698頁,第2許惟賢1174頁,第5

𧌠𧓎蛸也。

段注三字句。蛸字見《虫部》。

从䖵。卑聲。

段注匹標切。按《爾雅・釋文》音俾。又婢貽反。在十六部。與蛸雙聲。非㬪韵也。

𧓎或从虫。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卑聲往往讀為票,𧓎即螵蛸也。「周髀」,髀長周尺八尺,即標也。《詩》「髀」或作膘[一]。然其音轉不可解。

螵蛸=𧓎⊙蛸。[一]《詩》無「髀」字,疑記誤。查《公羊傳•桓公四年》何休《注》釋文有「脾,本又作膘」句,章說蓋本此。

𧓎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86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1142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850頁
4說文校箋第595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531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97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306頁,第5字
8說文探原第661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831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354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571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70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3045頁【補遺】第17960頁
14通訓定聲第211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176頁【崇文】第4701頁
16說文句讀第1945頁
17章授筆記第559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8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234頁,第5字

蜱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tick, mite
  2. Zecke, Zecken, Milbe, Milben (S, Bio)
  3. tique

蜱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蜱(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蜱(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蜱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