薀
笔顺 反馈

复制

yùn ㄩㄣˋ

艹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8580
汉语字典

艹部

16画

13画

上下结构

yun

yùn

形声字

AILL

TEWT

EVOL

44112

8580

[1224412534125221] 横、竖、竖、点、点、提、竖、横折、撇、点、横、竖、横折、竖、竖、横

薀字概述

折叠展开

〔薀〕字拼音是yùn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6画。

〔薀〕字是上下结构

〔薀〕字仓颉码是TEWT 五笔是AILL 四角号码是44112 郑码是EVOL

〔薀〕字的UNICODE是8580。 十进制为34176,UTF-32:00008580,UTF-8:E8 96 80。

〔薀〕字的异体字是

薀的意思

折叠展开

1yùnㄩㄣˋ

基本解释

通「蘊」。積聚。

通「蘊」。茂盛。

習。

详细解释

名词

1.水生的雜草waterweeds

薀,薀藻,節中生葉。 —— 《廣韻·魂韻》芟夷薀崇之。 —— 《左傳·隱公六年》

2.另見 yùn。

2wēnㄨㄣ

基本解释

水草名。

详细解释

聚积。

《玉篇•艸部》:“蕰,藏也,积也,聚也,蓄也。”《左传•襄公十一年》:“凡我同盟,毋蕰年,毋壅利。”晋•杜预•注:“蕰积年谷,而不分灾。”

yùnㄩㄣˋ

详细解释

〈书〉积聚。

凡我同盟,毋蕰年,毋壅利(《左传‧襄公十一年》)。

1yùnㄩㄣˋ

详细解释

参见【蕰草】。

2wēnㄨㄣ

薀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3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059頁,第52

標點整理本: 第1029頁,第47

唐韻》:烏渾切,音溫──水草。
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

又,紆粉切,音惲。
左傳・隱六年》: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註〕薀,積也。

又,於問切,音醞──習也。

注解

〔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薀〕字拼音是yù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溫

〔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n] ⑴ 通「蘊」。積聚。⑵ 通「蘊」。茂盛。⑶ 習。 [wēn] ⑴ 水草名。

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薀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於粉切頁碼26頁,第24

異體

薀積也。从艸溫聲。《春秋傳》曰:「薀利生孽。」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迂吻反頁碼96頁,第4行,第1

薀積也。從艸溫聲。《春秋傳》曰:「蕰利生孽。」

鍇注臣鍇曰:「《春秋左傳》曰:『芟夷蕰崇之。』但積之低爲藴;堆之高爲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於粉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59頁,第2許惟賢69頁,第10

薀積也。

段注《左傳》。芟夷薀崇。杜注。薀,積也。又蘋𦾴薀藻之菜注。薀藻,聚藻也。《小雅》都人士,《禮記・禮運》,借菀苑字爲之。

从艸。溫聲。

段注於粉切。十三部。俗作蘊。

《春秋傳》曰:薀利生孽。

段注《左傳》昭十年文。

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9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81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77頁
4說文校箋第36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0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08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0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1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6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0頁,第28字
11標注說文第35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30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766頁【補遺】第16244頁
14通訓定聲第320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9頁【崇文】第353頁
16說文句讀第107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98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84頁,第9字

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he hippuris or mare's tail plant
  2. hippuris, queue de jument

薀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薀(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薀(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薀(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薀(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薀(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薀(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