臩
笔顺 反馈

复制

guǎng ㄍㄨㄤˇ jiǒng ㄐㄩㄥˇ

臣部 共17画 上下结构 U+81E9
汉语字典

臣部

17画

11画

上下结构

guang jiong

guǎng jiǒng

NHAJ

SSKLL

XIGN

11228

81E9

[121522112512513432] 横、竖、横、竖折/竖弯、竖、竖、横、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横、撇、捺、撇、竖

臩字概述

折叠展开

〔臩〕字拼音是guǎng,jiǒng 部首是臣, 总笔画是17画。

〔臩〕字是上下结构

〔臩〕字仓颉码是SSKLL 五笔是NHAJ 四角号码是11228 郑码是XIGN

〔臩〕字的UNICODE是81E9。 十进制为33257,UTF-32:000081e9,UTF-8:E8 87 A9。

〔臩〕字的异体字是

臩的意思

折叠展开

1guǎngㄍㄨㄤˇ

基本解释

惊跑。

往来。

2jiǒngㄐㄩㄥˇ

基本解释

古同“”。

臩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9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000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968頁,第11

廣韻》、《集韻𡘋俱往切,音逛──驚走也。又,往來貌。

又,《廣韻》、《集韻𡘋俱永切,音烱。
周書》:伯臩,周穆王臣。今作囧。

注解

〔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臣部

〔臩〕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uǎng、jiǒ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臦、夰

〔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uǎng] ⑴ 惊跑。⑵ 往来。 [jiǒng] ⑴ 古同“冏”。

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臩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具往切頁碼347頁,第5

臩驚走也。一曰往來也。从夰、臦。《周書》曰:「伯臩。」古文臦,古文囧字。

鉉注臣鉉等曰:臦,臦犹乖也,臦亦聲。言古囧字,未詳。

附注段玉裁本補「聲」字,作「从夰,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具往反頁碼844頁,第2行,第1

臩驚走也。一曰往來皃。從夰、臦。《周書》曰:「伯臩。」古文臦,古文囧字也。

鍇注臣鍇曰:「臦,背也。今文《尚書》作囧。」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俱往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992頁,第1許惟賢870頁,第5

臩驚走也。一曰往來皃。

段注皃大徐作也。非。

从夰。臦聲。

段注各本無聲字。今補。俱往切。十部。

《周書》曰:伯臩。

段注孔壁多得十六篇古文《尙書》有囧命。《書・序》曰:穆王命伯囧爲太僕正。作囧命。《周本紀》曰:穆王閔文武之道缺。乃命伯臩申誡大僕之政。作臩命。葢臩囧古通用也。許此引《周書》或系《書・序》,或系逸書十六篇,文皆未可知。

古文臦古文囧字。

段注七字當作古文以爲囧字六字。轉寫譌舛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與俇同。《詩》「憬彼淮夷」亦作「懬彼淮夷」,即獷字。

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3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863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58頁
4說文校箋第443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411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48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53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04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8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71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42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355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203頁【補遺】第17556頁
14通訓定聲第362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83頁【崇文】第3529頁
16說文句讀第1429頁
17章授筆記第424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89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72頁,第5字

臩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臩(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臩(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臩(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臩(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臩(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臩(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