畞
笔顺 反馈

复制

ㄇㄨˇ

田部 共10画 嵌套结构 U+755E
汉语字典

田部

10画

5画

嵌套结构

mu

FLQY

JWNO

EDRS

40687

755E

[1225121354] 横、竖、竖、横折、横、竖、横、撇、横撇/横钩、捺

畞字概述

折叠展开

〔畞〕字拼音是mǔ 部首是田, 总笔画是10画。

〔畞〕字是嵌套结构

〔畞〕字仓颉码是JWNO 五笔是FLQY 四角号码是40687 郑码是EDRS

〔畞〕字的UNICODE是755E。 十进制为30046,UTF-32:0000755e,UTF-8:E7 95 9E。

〔畞〕字的异体字是

畞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ㄇㄨˇ

基本解释

mǔ ㄇㄨˇ 同“”。

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1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761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714頁,第5

古文: 𤱑

唐韻》:莫厚切;《集韻》、《韻會》:莫後切,𡘋謀上聲。
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秦孝公制二百四十步爲畝。宋程頤曰:古者百畝,止當今之四十畝;今之百畝,當古之二百五十畝。
書・盤庚》:惰農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
詩・小雅》:南東其畝。〔朱註〕畝,壟也。

又,丘名。
爾雅・釋地》:如畝,畝丘。〔註〕丘有隴界如田畝。
釋名》:畝丘,丘體滿一畝之地也。
詩・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傳〕畝丘,丘名。

又,地名。
左傳・桓二年》:晉𥠇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名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註〕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畝。

又,《韻補》叶莫補切,模上聲。班固〈西都賦〉:士食舊德之名氏,農服先疇之𤱶畝;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規矩。

又,叶滿彼切,眉上聲。
詩・豳風》: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說文》本作畮

注解

〔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田部

〔畝〕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亩、久

〔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ǔ] ⑴ 我國舊地積單位,市畝的簡稱。⑵ 田埂,田中高處。⑶ 通“母”。根本;根源。

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畞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厚切頁碼458頁,第10

畮六尺爲步,步百爲畮。从田每聲。

𤱑

異體畞、畝

𤱑畮或从田、十、久。

鉉注臣鉉等曰:十,四方也。久聲。

附注《玉篇・田部》:「畮,《司馬法》:『步百為畮』。」《字彙・田部》:「畮,古畝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莫厚反頁碼1076頁,第6行,第1

𤱑六尺爲步,百步爲畮。秦田二百四十步爲畮。從田毎聲。

反切………頁碼1076頁,第6行,第2

畮或從十、久。

鍇注臣鍇曰:「十,其制,久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后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780頁,第4許惟賢1208頁,第6

𤱑六尺爲步。步百爲畮。

段注《司馬法》如是。《王制》曰:方一里者爲田九百畮。謂方里而井。

秦田二百四十步爲畮。

段注秦孝公之制也。商鞅開阡陌封疆。則鄧展曰:古百步爲畮。漢時二百四十步爲畮。按漢因秦制也。

从田。每聲。

段注莫后切。古音在一部。

畮或从十久。

段注十者,阡陌之制。久聲也。每久古音皆在一部。今惟《周禮》作畮。《五經文字》曰:《經典》相承作𠭇。《干祿字書》曰:𠭇通,畞正。

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09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170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870頁
4說文校箋第609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545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202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38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78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9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63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586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483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358頁【補遺】第18012頁
14通訓定聲第81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09頁【崇文】第4833頁
16說文句讀第1999頁
17說文新證第915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36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261頁,第9字

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畞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