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wāng ㄨㄤ

氵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6C6A
汉语字典

氵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wang

wāng

形声字

IGG

EMG

VCVV

31114

3076

4584

6C6A

[4411121] 点、点、提、横、横、竖、横

汪字概述

折叠展开

〔汪〕字拼音是wāng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7画。

〔汪〕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汪〕字仓颉码是EMG 五笔是IGG 四角号码是31114 郑码是VCVV 中文电码是3076 区位码是4584

〔汪〕字的UNICODE是6C6A。 十进制为27754,UTF-32:00006c6a,UTF-8:E6 B1 AA。

〔汪〕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汪〕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汪〕字的异体字是

汪的笔顺

折叠展开

汪的意思

折叠展开

wāngㄨㄤ

基本解释

深广。~洋大海。

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地上~着水。~~(①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②象声词,形容狗叫声)。

量词,用于液体。一~水。

姓。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从水,王声。本义:深广的样子。

2.同本义vast

汪,深广也。 —— 《说文》汪是土也。 —— 《国语·晋语》。注:“大貌。”泽汪濊。 —— 《汉书·礼乐志》汪汪若千顷陂。 —— 《后汉书·班彪传》

汪波(盈盈水波);汪汪(水宽广的样子);汪浵(水深的样子);汪流(水深的样子);汪然(深广的样子);汪茫(气势广大的样子;广阔无边的样子);汪翔(广博)

3.泪汪汪的,含泪多的 tearful

汪浪(泪流不止的样子);汪然(形容泪多的样子);汪漾(泪多的样子)

4.弯曲的bent

曲则全,汪则正。 —— 《马王堆汉墓帛书》

名词

1.池。指污浊的小水坑puddle

渟水曰汪。 —— 《通俗文》尸之周氏之汪。 —— 《左传·桓公十五年》

汪坑(水坑,池沼)

2.古地名。故地约在今陕西省白水县境Wang

伐秦,取 汪及 彭衙而还。 —— 《左传》

3.姓。

动词

液体聚集在一起 (of liguids)accumulate; collect。 如:汤里汪着油。

象声词

狗叫声 bark 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西游记》

量词

用于液体 puddle; pool。 如:一汪儿水;一汪血。

wāngㄨㄤ

详细解释

水深而广。

《说文解字•水部》:“汪,深广也。”

汪洋大海。

1.池。

《左传•桓公十五年》:“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晋•杜预•注:“汪,池也。”《西游记•第四二回》:“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注成汪皮肉开。”

2.量词。用于停聚一处的液体。

一汪秋水、一汪血。

3.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汪踦。

形容狗叫声。

那儿有只小狗正汪汪的叫个不停。

液体积聚。

《金瓶梅•第七五回》:“从早辰吃了口清茶,还汪在心里!”《红楼梦•第三一回》:“地下的水淹著床腿,连席子上都汪著水。”

wāngㄨㄤ

详细解释

1.水深而广。

汪洋。

2.水积聚的地方。

前面有个水汪、泡在泥水汪里抢修公路。

3.水积聚。

地面上汪著脏水、眼睛里汪满了泪花。

4.拟声词。模拟狗叫的声音。

邻居家的狗汪汪乱叫、汪的一声狗叫,把孩子吓哭了。

5.量词。用于计算液体。

两汪眼泪、这里积了一汪浊水。

6.姓。

汪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52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607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555頁,第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光切,音尫。
說文》:深廣也。
淮南子・俶眞訓》:汪然平靜,寂然淸澄。
後漢・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陂。

又,池也。
通俗文》:停水曰汪,池之汙濁者。揚子《方言》:楚謂之汪,閩謂之洋。
左傳・桓十五年》:蔡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

又,大貌。〈晉語〉:汪是土也。

又,楊萬里〈擬楚辭〉:誕寘之祝融之汪。〔註〕謂南海也。

又,水名。
水經注》:潢水一名汪水,與洈水合,至沛入泗。

又,姓。
廣韻》:汪芒氏之後。
姓苑》:新安人。

又,《廣韻》:紆往切;《集韻》:嫗枉切,𡘋音枉。
後漢・郡國志》「汪陶,縣名,屬鴈門」,《前漢志》作𣳫

又,《廣韻》:烏浪切;《集韻》:烏曠切,𡘋音䤑──停水臭也。或从廣作瀇,从枉作㳹。

又,《集韻》:烏宏切──與泓同,水貌。

說文》作𣳫

注解

〔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汪〕字拼音是w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王,五行属

〔汪〕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王声。本义是深广的样子。

〔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āng] ⑴ 深广⑵ 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⑶ 量词,用于液体⑷ 姓。

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汪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烏光切頁碼366頁,第17

𣵭

異體𣳫𣷪、汪

𣵭深廣也。从水𡉚聲。一曰汪,池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烏光反頁碼897頁,第6行,第1

𣵭深廣也。從水𡉚聲。一曰𣳫池。

鍇注臣鍇曰:「𡉚音皇。《春秋左傳》:『周氏之𣳫。』周氏之池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烏光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187頁,第4許惟賢952頁,第1

𣵭深廣也。

段注謂深而又廣也。《後漢書》。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江賦》。澄澹汪洸。《晉語》曰:汪是土也。韋云:汪,大貌。

从水。𡉚聲。

段注俗作汪。烏光切。十部。

一曰𣵭

段注逗。

池也。

段注《左傳》。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杜云:汪,池也。《通俗文》曰:停水曰汪。按今俗語謂小水聚曰汪。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深廣為本訓。訓池為潢之借。

深廣是本訓,引申為池也。

白话解释

汪,潭水深而广。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是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汪”,是大池潭。

字形解说

金文、篆文的形構皆係從水、?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聲,表示音讀。楷定作汪。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汪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4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922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97頁
4說文校箋第475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436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59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70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40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3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88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459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385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879頁【補遺】第17648頁
14通訓定聲第362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57頁【崇文】第3825頁
16說文句讀第1550頁
17章授筆記第453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86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017頁,第6字

汪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vast, extensive, deep; surname
  2. Schlamm (S)​, Wang (Eig, Fam)
  3. s'accumuler, stagner, vaste et profond

汪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汪(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汪(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汪(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汪(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