梪
笔顺 反馈

复制

dòu ㄉㄡˋ

木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68AA
汉语字典

木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dou

dòu

SGKU

DMRT

FAJU

41918

68AA

[12341251431] 横、竖、撇、点、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梪字概述

折叠展开

〔梪〕字拼音是dòu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11画。

〔梪〕字是左右结构

〔梪〕字仓颉码是DMRT 五笔是SGKU 四角号码是41918 郑码是FAJU

〔梪〕字的UNICODE是68AA。 十进制为26794,UTF-32:000068aa,UTF-8:E6 A2 AA。

〔梪〕字的异体字是

梪的意思

折叠展开

dòuㄉㄡˋ

基本解释

古同“”,古代盛食物的木制器皿:“爵鹿柤~。”

梪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6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530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476頁,第9

唐韻》:田𠋫切;《集韻》:大透切,𡘋音豆。
廣韻》:籩豆,或作梪,古食肉器。
玉篇》:薦羞葅醢也。木豆謂之梪。

又,《博雅》:合十曰升,升四曰梪。

又,獨梪,樹名。
酉陽雜俎》:獨梪樹,頓丘南應足山有之,高十餘丈,皮靑滑似流碧,枝榦上聳子如五綵囊,葉如亡子鏡。

注解

〔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梪〕字拼音是d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豆

〔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òu] ⑴ 古同“豆”,古代盛食物的木制器皿:“爵鹿柤~。”

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梪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徒候切頁碼154頁,第6

梪木豆謂之梪。从木、豆。

附注徐灝注箋:「梪即豆之重文,因豆假為尗豆,故增偏旁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頁碼391頁,第6行,第2

梪木豆謂之梪。從木、豆。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𠋫古音第四部頁碼827頁,第2許惟賢367頁,第4

梪木豆謂之梪。

段注𥼶器曰:木豆謂之梪。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毛傳》亦曰:木曰豆。所以薦菹醢也。瓦曰登。所以薦大羹也。《毛詩》豆當作梪。《瓬人》豆中縣。豆本瓦器。故木爲之則異其字。韓𠡠碑。爵鹿柤梪。僞古文《武成》有梪。

从木豆。

段注豆亦聲。𠋫。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者豆以瓦造,後有以木造者,因别製梪字。

梪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06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404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13頁
4說文校箋第200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192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68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201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72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00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2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198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157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141頁【補遺】第16758頁
14通訓定聲第139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11頁【崇文】第1641頁
16說文句讀第609頁
17章授筆記第207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93頁,第1字

梪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梪(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梪(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梪(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梪(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梪(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梪(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梪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