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ㄚˇ ㄅㄚˋ

扌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628A
汉语字典

扌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ba

形声字

RCN

QAU

DYIA

57017

2116

1649

628A

[1215215] 横、竖钩、提、横折、竖、横、竖弯钩

把字概述

折叠展开

〔把〕字拼音是bǎ,bà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7画。

〔把〕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把〕字仓颉码是QAU 五笔是RCN 四角号码是57017 郑码是DYIA 中文电码是2116 区位码是1649

〔把〕字的UNICODE是628A。 十进制为25226,UTF-32:0000628a,UTF-8:E6 8A 8A。

〔把〕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把〕字属最常用字

〔把〕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把〕字的异体字是

把的笔顺

折叠展开

把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ㄅㄚˇ

基本解释

拿,抓住。~酒(拿着酒杯)。~玩(拿着赏玩)。

控制,掌握。~握。~舵。

看守。~守。~门儿。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儿。

专权,一手独揽。~持大权。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尿。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他怎么样。

量词。

结盟。拜~子。~兄弟。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同本义hold

把,握也。 —— 《说文》其拱把而上者。 —— 《庄子·人间世》拱把之桐梓。 —— 《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 —— 《史记·殷本纪》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 —— 《战国策·秦策四》把酒临风。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把其袖。 —— 《战国策·燕策》把酒话桑麻。 ——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3.把守;看守。站岗放哨guard

街亭有兵把守。 —— 《三国演义》

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4.掌管;控制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把稳(把持稳妥)

5.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 —— 《儒林外史》

把与(送给)

6.按,诊 feel。如:把脉。

名词

1.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 —— 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草把。

2.把手 handle; 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3.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 —— 《儒林外史》

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2.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介词

1.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 —— 唐· 李贺《嘲少年》

6.〈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 —— 《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引进对象,相当于“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 —— 《红楼梦》

8.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 —— 《三国志平话》

9.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 《孟子·告子》

一把韭菜。

4.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5.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6.另见 bà。

2ㄅㄚˋ

基本解释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儿。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儿。

详细解释

名词

1.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handle

左手承弣。 —— 《礼记·曲礼上》。注:“弣把中。”释文:“把,手执处也。”戾翳旋把。 —— 《文选·潘岳·射雉赋》

茶壶把儿;印把子。

2.植物上支持着一个或多个叶片、花朵或果实的部分stem

无把之枝。 —— 《淮南子·缪称》

花把儿;梨把儿。

3.用于拉或操纵(如开、关、提起)的器件 pull。如:书桌抽屉的木把。

4.另见 bǎ。

1ㄅㄚˇ

详细解释

1.握住、拿著。

《说文解字•手部》:“把,握也。”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把手言欢、把住栏干。

2.看守。

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水浒传•第六一回》:“守门的左右约有四五十军士,簇捧著一个把门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把守、把关。

3.给与。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小厮又悄悄的从后门叫了一个卖草的,把他四个钱。”

4.抱著小孩大小便。

把屎、把尿。

量词:(1) 计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单位。如:“一把刀”、“两把伞”。(2) 计算成束的长条状物品的单位。如:“一把葱”、“两把筷子”、“三把火把”。(3) 计算手所能盈握数量的单位。如:“一把盐”、“两把花生米”。(4) 计算手部动作的单位。如:“推他一把”、“拉你一把”。(5) 计算火的单位。如:“放一把火”、“一把怒火”、“一把无名火”。

表示约数。

《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

丈把长、个把钟头。

1.将:(1) 表示处理、处置的意思。如:“把门关上”、“把脸洗净”。(2) 表示致使、导致的意思。如:“把他惹恼了”、“把你气哭了”、“把我急疯了”。

2.被。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取了去。”

2bǎiㄅㄞˇ

详细解释

(一)1.之又音。

3ㄅㄚˋ

详细解释

1.柄,器具上便于手拿的部分。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一•礼记音义之一》:“把中,音霸,手执处也。”

枪把、刀把。

2.花、叶或果实等的梗子。

花把儿、叶把儿。

1ㄅㄚˇ

详细解释

1.用手握著。

把玩、把酒言欢。

2.把揽;把持。

把著权力不放、别将所有责任都把在自己身上。

3.看守;守卫。

把风、把门、把关。

4.从后面托起婴儿的屁股,分开其双腿(使其大小便)。

把屎把尿。

5.器物可以手握的部分。

车把、门把、把手。

6.可用手持的成把或小捆的物品。

火把、草把儿。

7.旧指异姓结拜(为兄弟)关系。

把兄弟。

8.介词:(1)引进动作的受事者,相当于“”,表示处置。

把窗帘拉上、把鞋子穿好。

9.介词:(2)引进动作的受事者,相当于“”、“使”,表示导致、致使。

把他气坏了、把我急死了。

10.介词:(3)陆⃝引进事件的主(施)事者,表示致使。多用于不如意的事。

在这节骨眼上,偏偏把老王病了。

11.助词。用在某些数词或量词后,表示数量接近这个单位数。

百把尺长、他已经离开个把钟头了。

12.〈口〉紧挨;靠近。

把著三叉路口有一家杂货铺、把墙角站著。

13.量词:(1)用于计算有柄或有把手的器物。

两把刀、一把茶壶。

14.量词:(2)用于计算成束的条状物。

一把蔬菜、三把火把。

15.量词:(3)用于计算一手能抓起的数量。

抓一把坚果放进嘴里。

16.量词:(4)用于计算手部的动作。

推他一把、老师拉了我一把。

17.量词:(5)用于计算抽象的事物。

年纪一大把、再加把劲,别轻易放弃。

18.量词:(6)用于计算火的单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

19.姓。

2ㄅㄚˋ

详细解释

1.器物上供手拿的柄部。

刀把、枪把。

2.花、叶或果实的柄部。

叶把儿。

把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07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420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367頁,第19

唐韻》:博下切;《集韻》、《正韻》:補下切;《韻會》:補瓦切,𡘋巴上聲。
說文》:握也。
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語〉:烝嘗不過把握。

又,《廣韻》:持也。
增韻》:執也。
戰國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
史記・殷本紀》:湯自把鉞,以伐昆吾。
前漢・王溫舒傳》: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

又,《釋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蒲巴切,音杷──與爬通。
前漢・貢禹傳》:農夫捽草把土。〔註〕把,手掊之也。又,〈郊祀志〉:掊視得鼎。〔註〕掊,手把土也。

又,批把,樂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詳批字註。

又,姓。
廣韻》:本𣏌東樓公之後,避難改焉。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

又,《正韻》:必駕切,音霸──與弝通。
禮・曲禮》: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釋文〕把音霸──手執處也。

正字通》:把與杷別。
韻會小補》通作杷。引《漢書》譌本,合把、杷爲一,非。

注解

〔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把〕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ǎ、b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巴,五行属

〔把〕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是握持;执。

〔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ǎ] ⑴ 拿,抓住⑵ 控制,掌握⑶ 看守⑷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⑸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⑹ 专权,一手独揽⑺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⑻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⑼ 量词。⑽ 结盟 [bà] ⑴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⑵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

把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把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把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搏下切頁碼401頁,第37

把握也。从手巴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補寫反頁碼965頁,第4行,第3

把握也。從手巴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博下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388頁,第6許惟賢1038頁,第3

把握也。

段注握者,搤持也。《孟子》注曰:拱,合㒳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

从手。巴聲。

段注博下切。古音葢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把柄也。柄與秉同。

把柄也。柄與秉同(?)

白话解释

把,握持。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巴”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從手、巴聲。篆文、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巴」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巴」字的本義為「蟲也」,此義與「把」義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把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3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011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761頁
4說文校箋第527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475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745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294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90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3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15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505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18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768頁【補遺】第17794頁【後編】第14853頁
14通訓定聲第1801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1045頁【崇文】第4177頁
16說文句讀第1718頁
17章授筆記第493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3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11頁,第5字

把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2. Bund, Bündel (S)​, bewachen (V)​, halten, greifen, ergreifen (V)​, Partikel, der ein vorgezogenes, direktes Objekt kennzeichnet (Zähl)​, ungefähr, etwa (Zähl)​, ZEW für Gegenstand mit einem festen Griff (z.B. Geige, Messer, Regenschirm)​ (Zähl)
  3. tenir, contenir, saisir, prendre en main, manche, poignée, (classificateur pour un instrument ayant un manche ou une anse)​, (particule introduisant le complément d'objet)​, poignée, anse

把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把(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把(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把(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把(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把(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把(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把(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把(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把(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