惪
笔顺 反馈

复制

ㄉㄜˊ

心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60EA
汉语字典

心部

12画

8画

上下结构

de

FHNU

JMP

EDLW

40331

60EA

[122511114544] 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点、斜钩、点、点

惪字概述

折叠展开

〔惪〕字拼音是dé 部首是心, 总笔画是12画。

〔惪〕字是上下结构

〔惪〕字仓颉码是JMP 五笔是FHNU 四角号码是40331 郑码是EDLW

〔惪〕字的UNICODE是60EA。 十进制为24810,UTF-32:000060ea,UTF-8:E6 83 AA。

〔惪〕字的异体字是

惪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ㄉㄜˊ

基本解释

同“”。

惪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彳部

武英殿刻本: 第887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371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316頁,第31

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𡘋登人聲。
廣韻》:德行也。
集韻》:德行之得也。
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
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
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書・大禹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𥳑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又,《玉篇》:德,惠也。
書・盤庚》:施實德于民。
詩・小雅》:既飽以德。

又,善敎也。
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謂善敎。

又,感恩曰德。
左傳・成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謂荷恩爲德。
後漢・樊曄傳》:光武微時,曄餽餌一笥,帝德之不忘。

又,《韻會》:四時旺氣也。
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又,《諡法》:綏柔士民,諫爭不威,執義揚善,曰德。

又,《說文》:升也。

又,《玉篇》:福也。

又,星名。
前漢・郊祀志》:望氣王朔言,後獨見填星出如瓜。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云。〔註〕德星,既填星也。

又,《韻會》亦作悳。
前漢・賈誼傳》:悳至渥也。

又,州名。
廣韻》:秦爲齊郡地,漢爲平原郡。武德初爲德州,因德安縣以名之。

又,叶都木切,音篤。謝惠連〈雪賦〉: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隂德。

又,叶得各切,當入聲。
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福善入門,與君相索,使我有德。

注解

〔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德〕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𢛳,五行属

〔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彳( chì ),惪( dé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是登高,攀登。

〔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é] ⑴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⑵ 心意,信念⑶ 恩惠⑷ 姓。

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惪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多則切頁碼350頁,第4

異體

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从直从心。

異體𢜖𢛳

㥁古文。

附注《玉篇・心部》:「惪,今通用德。」《廣韻・德韻》:「德,德行。惪,古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多則反頁碼850頁,第5行,第1

㥁外得於人,内得於己。從直,從心。

鍇注臣鍇曰:「通論詳矣。」

反切………頁碼850頁,第6行,第1

古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多則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007頁,第2許惟賢876頁,第6

㥁外得於人。内得於己也。

段注此當依小徐通論作内得於己。外得於人。内得於己,謂身心所自得也。外得於人,謂惠澤使人得之也。俗字叚德爲之。德者,𦫵也。古字或叚得爲之。

从直心。

段注《洪範》三德。一曰正直。直亦聲。多則切。一部。

古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直聲。道悳。

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9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87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63頁
4說文校箋第447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415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50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55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08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0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73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432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358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283頁【補遺】第17560頁
14通訓定聲第87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90頁【崇文】第3557頁
16說文句讀第1442頁
17說文新證第788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427頁,第6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948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978頁,第3字

惪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ethics
  2. vertu, moralité, volonté, bonté, bienveillance, (abrév.)​ Allemagne

惪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惪(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惪(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惪(金文·战国·战国中期) 战国 金文 战国中期

惪(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惪(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惪(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惪(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惪(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惪(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惪(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惪(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惪(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惪(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惪(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惪(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惪(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惪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