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ㄨˇ

卜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535F
汉语字典

卜部

5画

3画

左右结构

bu

形声字

KHY

RY

JID

63000

6318

535F

[25124] 竖、横折、横、竖、点

卟字概述

折叠展开

〔卟〕字拼音是bǔ 部首是卜, 总笔画是5画。

〔卟〕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卟〕字仓颉码是RY 五笔是KHY 四角号码是63000 郑码是JID 区位码是6318

〔卟〕字的UNICODE是535F。 十进制为21343,UTF-32:0000535f,UTF-8:E5 8D 9F。

〔卟〕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卟〕字的异体字是

卟的笔顺

折叠展开

卟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ㄐㄧ

基本解释

通过占卜问吉凶;査考。或作“”。也作“”。《説文•卜部》:“卟,卜以問疑也。”《集韻•齊韻》:“卟,一曰考也。或作乩,通作稽。”

详细解释

——化学名词用字。

2ㄅㄨˇ

基本解释

化学名词用字。〔卟吩〕(英porphine)有机化合物,叶绿素、血红蛋白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叫“㗊( léi )”。

卟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5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57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87頁,第28

唐韻》:古奚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𡘋音雞。
說文》:卜以問疑。从口卜。
廣韻》:問卜也。
集韻》:《說文》引書卟疑。一曰考也。

又,或作乩。通作稽。
韻會》:《今文尚書》作稽疑。又,《集韻》:遣禮切,音啓──卜問也。

注解

〔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卜部

〔卟〕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卜,五行属

〔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ī] ⑴ 通过占卜问吉凶;査考。或作“乩”。也作“稽”。《説文•卜部》:“卟,卜以問疑也。”《集韻•齊韻》:“卟,一曰考也。或作乩,通作稽。” [bǔ] ⑴ 化学名词用字。〔卟吩〕(英porphine)有机化合物,叶绿素、血红蛋白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叫“㗊( léi )”。

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卟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古兮切頁碼100頁,第8

卟卜以問疑也。从口、卜。讀與稽同。《書》云「卟疑」。

附注王筠句讀:「卟,與占同體。此從口、卜,謂問卜也;占從卜、口,謂得兆而問來占者所為之事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古兮反頁碼266頁,第3行,第3

卟卜以問疑也。從口、卜,讀與稽同。

鍇注臣鍇曰:「《尚書》曰:『明用卟疑。』今文借稽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古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506頁,第4許惟賢227頁,第3

卟㠯問疑也。

段注《左傳》曰:以決疑。不疑何。問疑故從口。俗作乩。

从口

段注當作口。而以口問也。凡若此等未能盡正。學者於此例之。可以三隅反矣。

讀與稽同。

段注古兮切。十六部。按小徐曰:《尙書》曰明用卟疑。今文借稽字。徐語肊說耳。《尙書》無作卟疑者。卽有之。亦陸氏所謂穿鑿之徒務欲立異者也。大徐乃於同下沾書云卟疑四字。疑惑後生。其亦妄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卟【稽】。今扶卟。

扶乩當作卟。

卟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97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270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14頁
4說文校箋第132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127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45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77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82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65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80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131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98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736頁【補遺】第16559頁
14通訓定聲第226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68頁【崇文】第1069頁
16說文句讀第381頁
17章授筆記第147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72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44頁,第2字

卟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chemical compound; divination; to consider

卟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卟(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卟(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卟(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卟(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卟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