匵
笔顺 反馈

复制

ㄉㄨˊ

匚部 共17画 半包围结构 U+5335
汉语字典

匚部

17画

15画

半包围结构

du

AFLM

SGWC

HBLL

71718

5335

[11212522125111345] 横、横、竖、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点、竖折/竖弯

匵字概述

折叠展开

〔匵〕字拼音是dú 部首是匚, 总笔画是17画。

〔匵〕字是半包围结构

〔匵〕字仓颉码是SGWC 五笔是AFLM 四角号码是71718 郑码是HBLL

〔匵〕字的UNICODE是5335。 十进制为21301,UTF-32:00005335,UTF-8:E5 8C B5。

〔匵〕字的异体字是

匵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ㄉㄨˊ

基本解释

木匣;木柜。《説文•匚部》:“匵,匱也。”王筠句讀“字與《木部》‘櫝,同。”《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苏曼殊《断鸿零雁记》:“旁有柚木书匵,状若鸽笼,藏书颇富。”

小棺。《漢書•楊王孫傳》:“昔帝堯之葬也,窾禾為匵。”顔師古注:“匵,即櫝字也。櫝,小棺也。”《新唐書•回鶻傳下》:“死以木匵歛置山中,或系于樹,送葬哭泣。”

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7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54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84頁,第11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𡘋音獨。
說文》:匱也。
廣韻》:函也。
前漢・五行志》:乃匵去之。〔註〕師古曰:匵,匱也。

又,《韻會》:匵,通作櫝。
前漢・楊王孫傳》:窾木爲匵。〔註〕師古曰:匵卽櫝字。

注解

〔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匚部

〔匵〕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匚、賣

〔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ú] ⑴ 木匣;木柜。《説文•匚部》:“匵,匱也。”王筠句讀“字與《木部》‘櫝,同。”《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苏曼殊《断鸿零雁记》:“旁有柚木书匵,状若鸽笼,藏书颇富。”⑵ 小棺。《漢書•楊王孫傳》:“昔帝堯之葬也,窾禾為匵。”顔師古注:“匵,即櫝字也。櫝,小棺也。”《新唐書•回鶻傳下》:“死以木匵歛置山中,或系于樹,送葬哭泣。”

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匵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谷切頁碼425頁,第18

異體

匵匱也。从匚𧸇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陁谷反頁碼1014頁,第7行,第3

匵匱也。從匚𧷏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544頁,第7許惟賢1105頁,第9

匵匱也。

段注《木部》曰:櫝,匱也。是則匵與櫝音義皆同。實一物也。《論語》曰:韞匵而藏諸。又曰:龜玉毁櫝中。其實一字也。引申之亦爲小棺。

从匚。𧶠聲。

段注徒谷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匱乏乃缺之借。缺从夬聲,與貴音同,潰、決音誼同可證也。[一][一]此條雖列于字頭「匱」下,而所論似為「匱」字音義。然則正文「匵乏」疑為「匱乏」之誤,而整條當移于「匱」字下。

白话解释

椟,木匣子。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卖”是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椟”是一种树的名称。又有说法认为,“椟”就是大梡。

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41頁,第18字
2陳昌治本第1078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806頁
4說文校箋第562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505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86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13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27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69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35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539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444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445頁【補遺】第17883頁
14通訓定聲第147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107頁【崇文】第4425頁
16說文句讀第1836頁
17章授筆記第533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2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81頁,第3字

匵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se; casket

匵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匵(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匵(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匵(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匵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