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huāng ㄔㄨㄤ

刀部 共4画 左右结构 U+5205
汉语字典

刀部

4画

2画

左右结构

chuang

chuāng

VWI

SHC

YDO

17330

5205

[5344] 横折钩、撇、点、点

刅字概述

折叠展开

〔刅〕字拼音是chuāng 部首是刀, 总笔画是4画。

〔刅〕字是左右结构

〔刅〕字仓颉码是SHC 五笔是VWI 四角号码是17330 郑码是YDO

〔刅〕字的UNICODE是5205。 十进制为20997,UTF-32:00005205,UTF-8:E5 88 85。

〔刅〕字的异体字是

刅的笔顺

折叠展开

刅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uāngㄔㄨㄤ

基本解释

同“”。创伤。《説文•刃部》:“刅,傷也。”

兩刃刀。《正字通•刀部》:“刅,兩刅刀也。”

刅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36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63頁,第30

集韻》:楚良切,音窻。
說文》:傷也,从刀、从一。〔徐曰〕一刀所傷,指事也。
韻會》本作刅,或作創。

注解

〔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刅〕字拼音是chu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刃、丶

〔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uāng] ⑴ 同“創”。创伤。《説文•刃部》:“刅,傷也。”⑵ 兩刃刀。《正字通•刀部》:“刅,兩刅刀也。”

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刅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楚良切頁碼137頁,第1

刅傷也。从刃从一。

異體𠞴𠟐

創或从刀倉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瘡,非是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楚霜反頁碼353頁,第4行,第1

創傷也。從刃,從一。

鍇注臣鍇曰:「一,刃所傷,指事也。」

反切………頁碼353頁,第4行,第2

刃或從倉。

鍇注臣鍇按:史此正刀創字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楚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730頁,第2許惟賢324頁,第5

創傷也。

段注凡殺傷必以刃。

从刃。从一。

段注按鉉本篆作刅。鍇本篆作刄。今按當是從刃從一。一者,傷之象。𠟎之所入也。刅省則作刄。小徐本《井部》刱,《米部》粱皆從刄。考桐柏廟碑梁字,羊竇,道碑粱字,《五經文字》及唐石經梁粱皆不作刅。今人作𥛬書梁粱皆從刅。非古法。不可從也。楚良切。十部。

刅或从倉。

段注從刀倉聲也。凡刀創及創瘍字皆作此。俗變作𠛂,作瘡。多用創爲𠛝(刱)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創始字當作刱。「創刈」古只作「倉乂」。

或作創。創始=刱始。

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72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36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82頁
4說文校箋第182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171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614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07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51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98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09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178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140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700頁
14通訓定聲第360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366頁【崇文】第1461頁
16說文句讀第539頁
17說文新證第360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188頁,第7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80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449頁,第9字

刅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create, to make to invent; to begin

刅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刅(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刅(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刅(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刅(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刅(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刅(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