䦧
字义 反馈

复制

qié ㄑㄧㄝˊ ㄒㄧˋ yǎn ㄧㄢˇ

門部 共16画 半包围结构 U+49A7
汉语字典

門部

16画

8画

半包围结构

qie xi yan

qié yǎn

UVQV 86 、 UEQV 98

ANHXU

XDNR

77212

49A7

[5112251132151135]

䦧字概述

折叠展开

〔䦧〕字拼音是qié,xì,yǎn 部首是門, 总笔画是16画。

〔䦧〕字是半包围结构

〔䦧〕字仓颉码是ANHXU 五笔是UVQV 86 、 UEQV 98 四角号码是77212 郑码是XDNR

〔䦧〕字的UNICODE是49A7。 十进制为18855,UTF-32:000049a7,UTF-8:E4 A6 A7。

〔䦧〕字的异体字是

䦧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䦧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鬥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8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457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1454頁,第48

唐韻》:許激切;《集韻》、《韻會》:馨激切;《正韻》:迄逆切,𡘋音赥。
說文》:恆訟也。从鬥,从兒──兒,善訟者也。
詩・小雅》:兄弟鬩于牆。〔傳〕鬩,很也。
爾雅・釋言》:鬩,恨。〔註〕相怨恨。揚子《方言》:脅鬩,懼也。宋衞之閒,凡怒而噎噫謂之脅鬩。

又,與閒通。
易・豐卦》閒其无人〔釋文〕:閴,姚作鬩、孟作窒,𡘋通。

又,《集韻》:郝格切,音赫──義同。

注解

〔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鬥部

〔鬩〕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鬥、兒

〔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ì] ⑴ 见“阋”。

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䦧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䦧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許激切頁碼88頁,第17

異體

鬩恆訟也。《詩》云:「兄弟鬩于牆。」从鬥从兒。兒,善訟者也。

附注段玉裁注:「會意,兒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許壁反頁碼243頁,第2行,第2

鬩恒訟也。《詩》云:「兄弟鬩于牆。」從鬥、兒。兒。善訟者也。

鍇注臣鍇曰:「兒,小兒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許激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455頁,第4許惟賢205頁,第4

鬩恆訟也。

段注恆,常也。故以小兒善訟會意。

詩曰:兄弟鬩于牆。

段注《小雅》文。《釋言》、《毛傳》皆曰:鬩,很也。孫炎云:相很戾也。李巡本作恨。非。鄭注《曲禮》,韋注《國語》可證。

从鬥兒。

段注會意。兒亦聲。許激切。十六部。

兒,

段注逗。

善訟者也。

段注說從兒之意。

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6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246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195頁
4說文校箋第120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113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40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692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161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88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71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120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88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426頁【補遺】第16506頁
14通訓定聲第2086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44頁【崇文】第973頁
16說文句讀第344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73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304頁,第8字

䦧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鬩) to quarrel; to conflict, contention; animosity; resentment; recriminations

䦧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䦧(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䦧(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䦧(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䦧(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