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译文及注释

《西江月·师师生得艳冶》是宋代诗人柳永的作品。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师师生得艳冶,
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浓烈的情感,
香香於我情多。
我的感情如同香气一般丰盈多彩。
安安那更久比和。
和谐安详,此情此景更久远。
四个打成一个。
四个字合而为一。
幸自苍皇未款,
幸好还未上报给天子,
新词写处多磨。
新的词作写到一半多次修改。
几回扯了又重挪。
多次修改和调整。
奸字中心著我。
其中的每个字都凝聚着我的心思。

这首诗词描绘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丰富和深厚。诗人通过使用形象的比喻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将师生之间的关系比喻为花朵的香气,表示此情此景已经持久存在,并展示了他对这种关系的珍视和赞美。

在诗的结构上,诗人使用了四个字合为一个的手法,这种手法在宋代诗歌中较为常见,可以增强整体的韵律感。此外,诗人还强调了自己对于创作的用心和勤奋,他多次修改和调整自己的作品,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柳永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他对于师生情谊的赞美。通过独特的比喻和结构手法,诗人传达了他对于这种关系的珍视和对于创作的用心。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被广泛传诵,展示了柳永的才华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触觉。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