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行舟译文及注释

《水口行舟》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郁郁层恋隔岸青,
青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
鶗鴂两山相对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的景象。诗人望着对岸郁郁葱葱的青山和绿水,感叹它们离自己很远,仿佛有一种隔阂感。行船的烟雾弥漫,只有船桨在水中划过的声音,不知道船要驶向何方。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只鶗鴂(一种鸟类)在两座山峰之间相互呼应、鸣叫。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和相互感应。青山绿水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意象,代表着宏大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情感。诗中的"郁郁层恋"形容对岸的青山郁郁葱葱,让人有一种情感上的依恋之感。"青山绿水去无声"则表达了远离自己的感觉,青山绿水在远方,而自己却无法触及,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孤寂之情。

"烟波一棹知何许"这句诗描绘出船行于烟雾弥漫的水面上,船的行进方向似乎变得模糊不清,不知船将要驶向何处,增加了诗中的神秘感。

最后两句"鶗鴂两山相对鸣"则通过描绘鶗鴂的鸣叫,强调了两座山峰之间的互相呼应和映衬。鶗鴂的鸣叫声也可以被看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与大自然的声音形成一种和谐共鸣。

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知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