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忆西湖译文及注释

《夏日忆西湖》是明代于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夏天怀念西湖的景色和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涌金门外柳如烟,
西子湖头水拍天。
玉腕罗裙双荡桨,
鸳鸯飞近采莲船。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夏天的西湖展开。首句描述了柳树如烟般拂动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柔美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西子湖畔波光粼粼的湖水,水波拍打着天空,显得无边无际。诗词中的“西子”指的是西湖,这是杭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个女子划着船,在湖上荡桨。她身着罗裙,手腕上佩戴着玉镯,优雅动人。最后一句中的“鸳鸯飞近采莲船”揭示出了一个浪漫的画面,形容了一对鸳鸯飞近采莲的船只,增添了诗词的情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天西湖的景色,通过对柳树、湖水、船只和鸳鸯的描写,展现了西湖夏日的美丽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鲜明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优美的自然景观中。

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柳如烟、水拍天、玉腕罗裙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感和艺术感。同时,这些意象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通过描绘女子划船的场景,诗人给诗词注入了一丝浪漫情调。女子身着罗裙,手腕上佩戴着玉镯,给人一种典雅高贵的感觉。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夏日西湖的美景之中。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和鲜明的意象,刻画了夏日西湖的美景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浪漫情调的追求。它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成为了描绘西湖美景的经典之作。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