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 梦中作译文及注释

《蟾宫曲 梦中作》是元代诗人郑光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敝裘尘土压征鞍,
鞭倦袅芦花,
弓箭萧萧,
一径入烟霞,
动羁怀,

西风禾黍,
秋水蒹葭,
千点万点,
老树寒鸦,
三行两行,
写长空历历,
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
近水湾鱼网纶竿钓,
断桥东壁,
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
见满山满谷,
红叶黄花,
正是凄凉时候,
离人又在天涯。

译文:
破旧的皮袍沾满尘土压在马鞍上,
疲倦的鞭子轻轻拂过芦花,
弓箭发出凄凉的声音,
一路穿越烟霞,
心中思绪翻涌。

西风吹拂着稻谷和黍米,
秋水边生长着蒹葭,
点点滴滴,
老树上停满了寒鸦,
三行两行的字句,
描绘出明亮的天空,
雁儿飞落在平坦的沙滩上。

蜿蜒的岸边,
靠近水边的湾口,
有渔网和鱼竿,
断桥的东壁,
靠近溪流的山坡上有竹篱茅舍,
看到山山谷谷,
红叶和黄花,
正是凄凉的季节,
离别的人又在远方。

诗意和赏析:
《蟾宫曲 梦中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离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和思乡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禾黍、蒹葭、老树、寒鸦等,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写长空历历、雁落平沙等描写,诗人将离人之情与季节的变迁相结合,加深了离别的忧伤。

诗中还描绘了一处山水田园的景色,有钓鱼的人、山间的竹篱茅舍,以及红叶和黄花点缀的山谷。这种田园风光与离人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离人的孤寂和远离家园的痛苦。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景物细腻入微,给人以深情的美感和意境的沉浸感。

总之,郑光祖的《蟾宫曲 梦中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以秋天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离情和思乡之情,展现了离别的忧伤和孤寂。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美感和意境的沉浸感,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思考空间。

郑光祖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