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译文及注释

《沁园春·叉手者谁》是元代诗人李道纯的作品。这首诗探讨了修行和追求真理的问题,同时表达了对后学无知和争议的同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有这些手势技巧,人们经常弄错。
无为妙理,谁能理解和掌握?
我为诸公,明明举动如此,老子是瞿昙,即仲尼。
思考古今,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的后学无知。
辨别是非已经失去了意义。
况且天地与人,虽然有着共同的根源,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道、儒、释、子,共同的理论有何疑问?
认识自己的本性,明晰自己的内心,探索微小之处直至命运。
成为佛或者成为仙,只在于个人的修行。
功成之后,虽然道路不同,归宿却是相同的。

这首诗以一系列手势和动作来象征不同的修行方式和追求真理的途径。作者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普通人对这些修行方式的误解和困惑的思考。他声称自己是老子和孔子的传人,强调了自己的修行成果和智慧。然而,作者也认识到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但却常常受到人为的制约和争议的影响。最后,他呼吁人们要认识自己的本性,探索内心的微小之处,并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尘世的境地,最终实现共同的归宿。

这首诗词中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表达了对修行和追求真理的思考。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反问和对比,表达了对人们对修行方式的迷茫和对后学无知的同情。整首诗以一种哲学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