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春风译文及注释

诗词:《嘲春风》

春风何处好,
别殿饶芳草。
苒袅转鸾旗,
萎蕤吹雉葆。

扬芳历九门,
澹荡入兰荪。
争奈白团扇,
时时偷主恩。

中文译文:
春风在何处最美好,
离别的殿宇里长满了芳草。
柔和的春风吹动鸾旗,
娇嫩的花朵摇曳如雉尾。

芬芳的香气传遍九重宫门,
静谧的香氛渗透入兰花园。
可惜那白色的团扇,
时常偷取主人的宠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作品,以嘲笑春风的美好和离别之情为主题。诗中以春风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春风的戏谑态度和对离别的感慨之情。

诗人开始质问春风何处最美好,暗示了春风的美好无处不在,无法捉摸。接着描述了离别的殿宇里长满了芳草,形容了别离时的凄凉之感。

随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柔和地吹动着鸾旗,花朵摇曳如雉尾,展现了春风的娇柔和花朵的婀娜多姿。

诗人继续描绘了芳香扩散至九重宫门,渗透入兰花园的景象,表达了春风的醉人香气和它的普遍影响。

然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嘲讽的口吻描述了白色的团扇,它时常偷取主人的宠爱。这里团扇可以象征一种虚荣的东西,诗人借此嘲笑人们对于春风的追逐和对离别的惋惜,认为这一切都是虚幻和不值得追逐的。

整首诗以嘲讽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春风和离别的矛盾情感,展示了他对于人情世故的独特见解和对于虚荣的讽刺。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诗人将抽象的情感与具体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