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译文及注释

诗词:《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吴芾

【中文译文】
晚上登上危亭望着大江,仿佛天命注定千古辉煌。在江中划船的人在哪里,却只能感慨兴衰对夕阳。

【诗意和赏析】
吴芾的《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是一首以大江和夕阳为背景的抒怀之作。诗人站在危亭之上,俯瞰大江,眺望夕阳,思绪万千。诗人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大江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兴衰消长的感慨。

首句“晚上危亭望大江”,以晚上和危亭作为开篇,为后续的抒怀之情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危险的氛围。晚上的景色与危亭的高度使得诗人能够一览大江的壮丽,大江象征着兴衰和历史的洪流。接着,诗人以“天教千古作金汤”,表达了自然命运对历史潮流的引导,金汤意味着辉煌和伟大。

第三句“中流击楫人何在”,描绘了诗人站在江边,观望大江中的划船人。击楫者指的是划船者,这里也可以理解为那些努力拼搏的人。然而,诗人却感到困惑,不知道这些人的去向,暗示了历史变迁中人物的消逝和艰难。

最后一句“徒感兴亡对夕阳”,通过对夕阳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兴衰的感慨。夕阳象征着日落和衰老,与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相呼应。诗人深刻体会到兴衰无常,而夕阳的余晖则增添了一丝余感,使整首诗更加凄美。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大江、夕阳和划船人,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人生苦辣的思考。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基础,通过意象的运用传递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