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工诸葛高赏析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负天下才,用心如用笔。
端劲随意行,曾无一画失。
因看落纸字,大小得疏密。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频年值我来,我媿不堪七。
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
懒性真嵇康,闲坐喜扪虱。
是以持献公,不使物受屈。
果然公爱之,奇踪写名实。
岂惟播今时,当亦传异日。
嗟哉试笔诗,藏不容人乞。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梅尧臣在观赏诸葛高的书法作品后的感慨和自嘲。诗中形容诸葛高的书法功底高超,被誉为第一,而自己则自嘲自己的才能不及。梅尧臣坦言自己懒散,像嵇康一样懒得动笔研习,只喜欢闲坐着,甚至喜欢抓虱子。但他表示,他会尽力向诸葛高学习,不让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他相信,诸葛高的书法作品将在当下流传,并在将来被后人传颂,而他写下的这首诗,也将不再被人乞求才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梅尧臣对诸葛高书法才华的赞叹和对自己才能的怀疑。他虽然自称不如诸葛高,但仍然希望通过学习和努力,不辜负自己的天赋才能。他在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的懒散与诸葛高的刻苦对比,从而凸显出诸葛高的卓越才华和自己的自愧不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敬佩和对自身不足的自我反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诸葛高作品传世的期望和对自己作品被珍藏的渴望。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