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n

拼音
sù shèn
注音
ㄙㄨˋ ㄕㄣˋ
繁体
肅慎

肃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肃慎sù shèn

  1. 亦作“肃眘”。

  2. 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周武王、成王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以后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

引证解释

  1. 亦作“肃眘”。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 周武王、成王 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 汉•以后的 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参阅文献通考·四裔四》

    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汉•司马相如 《子虚赋》:“邪与 肃慎 为邻右以 暘谷 为界。”
    汉书·武帝纪》:“海外 肃眘北发 渠搜氐羌 徠服。”
    师古 注:“《周书》序云:‘ 成王 既伐东夷 肃眘 来贺。’即谓此。”
    明•张居正 《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诏宰相李德裕撰<异域归忠传>赐之群臣贺表:“嘉靖 殷 邦,爰致 氐 羌 之享;丕单 武 烈,聿来 肃慎 之庭。”

国语辞典

肃慎sù shèn

  1. 古代东北边疆的民族。参见「女真」条。

网络解释

肃慎

肃慎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祖先。亦作“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息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东北夷即有肃慎

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

史书记载战国以后,只见挹娄而不见肃慎直至三国、两晋时肃慎之名又重新出现。史学家有不同看法﹕一说当时肃慎为挹娄所阻隔不得来朝,其名遂隐﹔一说挹娄即肃慎改称故两名互见,非于挹娄之外,又别有一肃慎。而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史家多认为是属于肃慎系统的中国古代民族与肃慎密切的洲源关系。

肃慎分布大体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黑龙江流域出土的魏国平周布和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发现肃慎典型器物 “石砮”以及上述肃慎人分布区内普遍发现鼎、鬲等器物,都表明肃慎人与中原地区很早就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着频繁交往和联系。

概述图片来源

肃慎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肃 [ sù ] 1. 恭敬。 肃立。肃坐。肃然。 2. 严正,认真。 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 肃客。 4. 萎缩。 肃杀。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èn 部首总笔画 13

    慎 [ shèn ] 1. 小心,当心。 谨慎。不慎。慎重(zhòng )。慎言。慎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2. 姓。 [更多解释]

肃慎的分字组词

肃慎的近音词、同音词

肃慎的相关词语

【肃慎】的常见问题

  1. 肃慎的拼音是什么?肃慎怎么读?

    答:肃慎的拼音是:sù shèn
    点击 图标播放肃慎的发音。

  2. 肃慎是什么意思?

    答:肃慎的意思是:古代东北边疆的民族。参见「女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