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è sī
注音
ㄎㄜˋ ㄙ
词性
名词
繁体
緙絲

缂丝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缂丝kè sī

  1. 中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丝织品一种工艺美术品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蚕丝作纬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也作“刻丝”最早产生在我国宋代。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引证解释

  1. 我国特有的丝织手工艺。又称刻丝织造时以细蚕丝为经,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上面描出图画文字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纬线在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故纬丝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织成当空照视,其花纹图案,有如刻镂而成。始于 宋•代主要产地苏州参阅 宋•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国语辞典

缂丝kè sī

  1. 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品。以彩色丝线交错织成。质地坚韧色泽鲜艳花纹图案有如雕刻。多织成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也作「刻丝」。

网络解释

缂丝

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 、Kesi 或 Chinese silk 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极为稀少当今织绣收藏拍卖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苏州缂丝画也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王金山、王嘉良、王建江、吴文康

缂丝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缂 [ kè ] 1. 〔~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工艺品,亦称“刻丝”。 2. (緙)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丝 [ sī ]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 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 像丝的东西。 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 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 情丝。愁丝。 6. 指弦乐器。 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更多解释]

缂丝的分字组词

缂丝的近音词、同音词

缂丝的相关词语

【缂丝】的常见问题

  1. 缂丝的拼音是什么?缂丝怎么读?

    答:缂丝的拼音是:kè sī
    点击 图标播放缂丝的发音。

  2. 缂丝是什么意思?

    答:缂丝的意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品。以彩色丝线交错织成。质地坚韧,色泽鲜艳,花纹图案有如雕刻。多织成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也作「刻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