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oshí

绿

拼音
táo hé lǜ shí
注音
ㄊㄠˊ ㄏㄜˊ ㄌㄩˋ ㄕˊ
繁体
洮河綠石

洮河绿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洮河绿石táo hé lǜ shí

  1. 制作洮砚的一种石头产于甘肃省·洮河。

网络解释

洮河绿石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如宋代赵希鹄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晁无咎《砚林集》中有诗并铭: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金代元好问曰:王将军为国开临洮(今卓尼)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近代“老坑洮砚”作品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敦煌菩萨砚以甘肃省政府名义赠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反弹琵琶砚赠与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洮河绿石的字义分解

  • 拼音 táo 部首总笔画 9

    洮 [ táo ] 1. 水名。➊黃河上游支流,在甘肅省西南。通称洮河。《漢書•地理志下》:“臨洮,洮水,出西羌中,北至袍罕東入河。”《水經注•河水》:“《沙州記》曰。 ‘洮水與墊江水俱出嵹臺山,山南即墊江源,山東則洮水源”……自洮嵹南北三百里中,地草徧是龍鬚而無樵柴。” ➋古水名。山西省涑水上游支流。《左傳•昭公元年》:“臺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杜預注:“汾、洮,二水名。” ➌源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水經注•湘水》:“洮水岀縣西南大山,東北逕其縣南,即洮水以立稱矣……其水東流注于湘水。” 2. 古地名。➊春秋时属曹。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春秋•僖公八年》:“公會王人、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盟于洮。”杜預注。 “洮,曹地。”➋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春秋•莊公二十七年》:“春,公會杞伯姬于洮。”杜預注:“洮,魯地。” 3. 古州名。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置,治美相县(今甘肃省临潭县)。 4. 盥洗。《集韻•𩫕韻》:“洮,盥也。”《書•顧命》:“甲子,王乃洮頮水。”孔穎達疏。 “頮是洗面,知洮為盥手。” 5. 同“淘”。淘洗。 《廣韻•豪韻》:“洮,清汰也。” 《齊民要術•作菹藏生菜法》:“木耳菹。 取棗、桑、榆、柳樹邊生,猶軟溼者,煮五洮,去腥汁,出,置冷水中,淨洮。” 《後漢書•陳元傳》:“解釋先聖之積結,洮汰學者之累惑。” 洮 [ yáo ] 1. 湖名。又名长荡湖、长塘湖,在江苏省漂阳市、金坛市两市境内。《廣韻•宵韻》:“洮,五湖名。《風土記》云。 ‘陽羡縣西有洮湖,别名長塘湖。”” 洮 [ dào ] 1. 古水名。在江淮之间。《集韻•晧韻》:“洮,水名。在江淮間。”《史記•高祖本紀》:“漢將别擊布軍洮水南北。”裴駰集解。 “徐廣曰:洮,音道。在江、淮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河 [ hé ] 1. 水道的通称。 河道。河沟。河谷。河流。河滩。河沿。河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河港。河湾。河网。河运。内河。 2. 特指中国黄河。 河套。河防。 3. 指“银河系”。 天河。河汉。 [更多解释]

  • 绿

    拼音 lǜ,lù 部首总笔画 11

    绿 [ lǜ ] 1.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 绿色。绿叶。绿灯。绿化。绿洲。绿茶。绿地。绿茸茸。绿水青山。 绿 [ lù ] 1.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 绿林。绿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í,dàn 部首总笔画 5

    石 [ shí ]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 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 dàn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更多解释]

洮河绿石的分字组词

洮河绿石的近音词、同音词

洮河绿石的相关词语

【洮河绿石】的常见问题

  1. 洮河绿石的拼音是什么?洮河绿石怎么读?

    答:洮河绿石的拼音是:táo hé lǜ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洮河绿石的发音。

  2. 洮河绿石是什么意思?

    答:洮河绿石的意思是:制作洮砚的一种石头,产于甘肃省·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