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bāng

西

拼音
shān xī bāng zǐ
注音
ㄕㄢ ㄒㄧ ㄅㄤ ㄗˇ

山西梆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西梆子shān xī bāng zǐ

  1. 即晋剧。地方戏曲腔调或剧种名。流行山西中部地区

引证解释

  1. 晋剧地方戏曲腔调剧种名。流行于 山西 中部地区。

国语辞典

山西梆子shān xī bāng zǐ

  1. 流行于我国山西地方的剧种。由蒲剧衍生而成。音调高亢唱腔梆子腔为主

网络解释

山西梆子

中国戏曲剧种。即晋剧。一般中路梆子有时也是山西省流行的中路、北路、蒲州、上党四大梆子的统称。中路梆子渊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盛行流行于山西中部、内蒙河北陕西部分地区。念口用蒲口发展过程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 。

山西梆子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ān 部首总笔画 3

    山 [ shān ]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 山响。山呼万岁。 4. 姓。 [更多解释]

  • 西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西 [ xī ]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 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 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3.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bāng 部首总笔画 10

    梆 [ bāng ] 1. 〔~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 2.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 梆梆梆的敲门声。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更多解释]

山西梆子的分字组词

山西梆子的相关词语

【山西梆子】的常见问题

  1. 山西梆子的拼音是什么?山西梆子怎么读?

    答:山西梆子的拼音是:shān xī bāng zǐ
    点击 图标播放山西梆子的发音。

  2. 山西梆子是什么意思?

    答:山西梆子的意思是:流行于我国山西地方的剧种。由蒲剧派衍生而成。音调高亢,唱腔以梆子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