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shū

拼音
shàng shū
注音
ㄕㄤˋ ㄕㄨ
繁体
尚書

尚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尚书shàng shū

  1.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汇编。“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古文尚书已佚。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后来十三经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书与梅氏伪书合编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至清渐成定论。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盘庚》反映商代奴隶社会情况《禹贡》记述战国黄河长江流域地理等。

    Shang Shu;

引证解释

  1. 官名。始置于 战国 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 秦 为少府属官, 汉武帝 提高皇权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 汉成帝 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 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大削弱。 魏 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 隋 代始分六部 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 隋 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其中之一职权益重。 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 元•代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 明•初犹沿此制,其后废去中书省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 清 代相沿不改。

国语辞典

尚书shàng shū

  1. 《书经》别名参见「书经」条。

  2. 职官名。秦置隶属少府,掌殿内文书。汉成帝时设尚书员,掌群臣奏章。隋、唐设 尚书省,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清末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

网络解释

尚书 (中国古籍)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尚书》系后人伪作。

尚书 (词语概念)

尚书:“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指官名。

尚书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àng 部首总笔画 8

    尚 [ shàng ] 1. 还(hái ),仍然。 尚小。尚未。尚不可知。 2. 尊崇,注重。 尚武。尚贤(①崇尚贤人;②《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 风尚。时尚。 4. 矜夸,自负。 自尚其功。 5. 古,久远。 “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 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shū 部首总笔画 4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 文件。 证书。说明书。 4. 写字或写的字。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 写文章。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 字体。 草书。隶书。楷书。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说书。听书。 [更多解释]

尚书的分字组词

尚书的近音词、同音词

尚书的相关词语

【尚书】的常见问题

  1. 尚书的拼音是什么?尚书怎么读?

    答:尚书的拼音是:shàng shū
    点击 图标播放尚书的发音。

  2. 尚书是什么意思?

    答:尚书的意思是:①.《书经》的别名。参见「书经」条。②.职官名。秦置,隶属少府,掌殿内文书。汉成帝时设尚书员,掌群臣奏章。隋、唐设 尚书省,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清末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